我國古代的分數表示方式獨具特色,主要采用漢字記法和籌算記法兩種。
漢字記法在《九章算術》中被系統闡述,將分數概念以“…分之…”的形式表達,早期的數學文獻中對此已有明確記載。這種方法通過文字直接描述分數的分子與分母關系,直觀明了。
籌算記法則更具有操作性,利用算籌進行除法時,通過“商”、“實”和“法”的排列組合,自然地展現出分數的結構。這種記法在公元3世紀已被廣泛應用,體現了古代中國人卓越的數學智慧。
分數本身是整體的局部,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分數或部分,如分子/分母形式。它在古埃及、巴比倫、希臘、印度等地都有不同的記號和形式,如古希臘的L符號和古印度的類似籌算的記法。阿拉伯人海塞爾和斐波那契的貢獻也標志著分數記法的逐步發展。
直到15世紀,現代分數算法才逐漸形成,而斜線“/”的引入則提升了分數的易讀性。如今,盡管印刷書籍中仍保留了多種記法,但斜線形式的分數符號已成為了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