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電力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兩種常見系統——中性點直接接地與不接地系統,其故障特性與處理策略各有不同。在中性點直接接地系統中,一旦發生接地,電流迅速形成短路,可能導致設備損壞,因此保護裝置需迅速響應。相比之下,中性點不接地系統中,故障相的電壓變化顯著,而非故障相的電容電流也隨之增加,增加了保護設計的復雜性。
根據國家標準《低壓配電設計規范》,低壓配電系統分為TN、TT、IT三種模式。TN-C系統中,中性點與保護零線共用,主要用于三相負載平衡情況,但不平衡負載可能導致零線帶電,存在安全隱患。TN-C系統的缺陷包括:三相不平衡時零線電壓升高,可能觸電;工作零線與保護零線功能混淆;以及漏電保護和接零保護的相互影響。
為解決這些問題,TN-S系統將工作零線和保護零線分離,有效地避免了上述缺陷,因此在施工現場普遍采用。總結來說,這兩種系統在單相接地時表現出不同的故障特征和保護需求,選擇哪種系統應根據具體負載情況和安全要求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