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逝者去世三周年的祭奠活動中,又稱釋服禮,是一次極為莊重的儀式。人們通常會準備大量紙錢,包括象征生活的各種物品,如房子、汽車、家電等,以表達對逝者的深深懷念。儀式的最佳時間是晚上6至9點,參加者需齋戒,不吃葷腥,貢品包括生前喜歡的物品,以及香燭和酒水。親朋好友可以被邀請參加,同時燃放鞭炮以增添喜慶氣氛。
在祭奠過程中,有幾點需要注意:首先,必須在逝者去世的三周年當天進行,不可提前或延后。祭奠當天,家庭成員(包括兒女和兄弟姐妹)應共同參與,親朋好友詢問時告知詳情,他們可以自愿參加。祭奠按血親和輩分順序進行,主持人會宣讀祭文,然后依次進行敬獻、斟酒、擺放供品、敬獻鮮花等環節,最后結束祭奠。
貢品的選擇通常包括水果(如蘋果、桔子、香蕉)、點心(如圓形蛋糕、玫瑰餅)、以及象征生活的食品,如雞肉、魚肉和面食。逝者的福位會被鮮花裝點,體現家屬的思念和對逝者生前喜好的尊重。各地習俗可能有所不同,但以上所述的北方習俗是常見的做法。
三周年祭日,也稱為“譚祭”或“除服禮”,其形式往往包括祭品的贈送、齋醮儀式、甚至可能的墓碑設立。孝子會在祭日更換對聯,脫下孝服并燒掉,象征服去福來,儀式結束后回歸日常生活。這一系列活動充分展示了人們對逝者的深深懷念和對生活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