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單片機系統中,當晶振頻率設定為12MHz時,理解定時器/計數器1定時1毫秒(1ms)的設置至關重要。首先,我們來計算基本的機器周期:12MHz等于12000000赫茲,因此每個機器周期為12/12MHz,即1微秒(us)。
1毫秒等于1000個微秒,要讓定時器/計數器1定時1ms,我們需要確保計數在1000個機器周期后溢出以觸發中斷。在方式0的工作模式下,單片機的定時/計數器T1的最大計數值是2的13次方,即8192個機器周期。
為了得到1ms的定時初值,我們需要從8192中減去1000,得到7192個機器周期。這個值轉換為十六進制是1C18H。這個定時初值意味著當計數器達到7192時,定時器將中斷,以實現1ms的定時。
單片機中,定時器/計數器T0和T1都是由專用寄存器(如TH0、TL0和TH1、TL1)以及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和TCON來控制的。TMOD負責設置定時器的工作模式,TCON則控制計數器的啟動、停止和狀態。定時器的中斷請求通常由計數器溢出引發,51系列單片機提供了兩個定時器T0和T1的中斷選項。
具體使用定時器的流程包括:確定工作方式(如方式1)、設置初始計數值(如50毫秒的計數初值)、開啟中斷(如ET0=1),然后啟動定時器(如TR0=1)。這些步驟是通過TMOD和TCON寄存器來實現的,詳細過程可以參考《單片機原理及應用》一書。
總的來說,設置定時器1在12MHz晶振下定時1ms,需要正確配置寄存器和確定計數初值,以確保在規定的時間內產生中斷。這涉及到單片機內部的硬件邏輯和中斷管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