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港幣兌換人民幣的匯率經歷了顯著波動。最高值出現在50年代初期,那時1港元可兌換高達4.27人民幣,這是在改革開放之前。然而,1993年,這一比率降至1:1.4,為改革開放后的最高點。
最低點則出現在1982年,由于美元升值和港元貶值的壓力,港元對人民幣的匯率跌至谷底。當時,港元兌美元匯率跌至1美元兌換9.60港元,這意味著1港元兌換人民幣僅0.779元。這一時期,社會信心受挫,港元價值大幅縮水。
香港的貨幣政策以美元為錨,保持聯系匯率制度,自1983年起就穩定在1美元對7.75至7.85港元的區間。盡管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港元匯率也未脫離這一區間。1994年后,人民幣官方匯率上升,2007年首次超過港元,人民幣對港元的價值超過了歷史上的某些時段。
港元最初與英鎊掛鉤,但英國經濟的波動導致港元價值波動。1972年,香港改為與美元掛鉤,起初匯率為5.65港元兌1美元,后來調整至5.085港元。1983年的信心危機促使政府將匯率定在7.80港元兌1美元,這個匯率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