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頻編碼的世界里,APE和FLAC都是備受推崇的無損格式,但它們各有所長。APE以其早期的流行和在PC-HIFI群體中的青睞,憑借其無損音頻編碼贏得了許多用戶的喜愛。然而,它并非完美無缺:版權問題可能是個隱患,且在移動設備上的兼容性不如FLAC,特別是在MP3設備上。
相比之下,FLAC展現出了明顯的優勢。作為一種開源、免費的無損壓縮模式,FLAC能保持與CD相同的音質,且不會丟失任何音頻信息,避免版權糾紛。許多音頻處理軟件支持FLAC,方便后期處理。FLAC的解碼效率更高,對硬件要求較低,即使是普通設備也能實現快速的實時解碼和播放。此外,FLAC的流式處理能力強大,即使文件部分損壞,也能繼續播放,具有更強的容錯性。
盡管FLAC的編碼速度較慢,壓縮比相對較低,但考慮到現代硬盤的容量和性能,這點差距并不顯著。在音質方面,APE和FLAC都是無損壓縮,還原為WAV格式時音質相同,主要區別在于壓縮大小和文件格式。總的來說,對于長期音頻保存和穩定性要求較高的用戶,FLAC無疑是更好的選擇,尤其是在移動設備和硬件支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