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色列1948年成立以來,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緊張關系一直未斷。阿拉伯國家指責以色列的建國是對巴勒斯坦土地的侵占,而以色列則堅稱其為自衛行為,巴勒斯坦被視為其命運之地。這種沖突源于歷史的積怨,1948年的第一次阿以戰爭后,數次戰爭加劇了雙方的對立,特別是1967年的六日戰爭,以色列占領了大片土地,巴勒斯坦人因此流離失所。
2019年的安倍會議引起了阿拉伯國家和巴勒斯坦的強烈不滿,他們認為這是對巴勒斯坦權益的背叛。宗教信仰差異,尤其是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的沖突,也加深了這一矛盾。以色列受到美國的堅定支持,這加劇了阿拉伯國家的不滿,同時經濟差距,如以色列的科技領先與阿拉伯國家的貧困,也是沖突的推手。
要解決阿以沖突,首要任務是解決歷史問題和宗教分歧,尋求和平途徑,而非暴力對抗。國際社會需提供平等支持,縮小經濟差距,推動共同繁榮。總結來說,阿以關系的復雜性源于多方面因素,需要各方通過對話與合作,以和平方式化解分歧,建立互信,實現持久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