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成本和風險的比較中,籌資方式的優先級與風險程度密切相關。內部積累由于沒有固定的償還義務,被視為風險最低的籌資方式,其后是發行股票,因為盡管需要分紅,但沒有到期期限。吸收直接投資和聯營籌資次之,商業信用的還款壓力較大,風險增加。融資租賃和發行債券的風險進一步升高,銀行借款的期限確定,風險較高。信托籌資則是風險較大的一種,接近短期借款在資產負債表中的位置。
資金來源的性質是決定風險的關鍵。債務資本,如貸款和債券,需要償還,而權益資本,如留存收益和股票,只需在盈利時分配。債務資本雖然籌集成本可能更高,但利息可在所得稅前抵扣,能帶來節稅利益,然而權益資本的股息則需要在稅后利潤中支付,沒有利息費用的抵扣優勢。
企業在選擇籌資方式時,不僅要考慮成本,還要充分評估資本結構對經營風險的影響。過于依賴負債可能會提升企業的收益,但也可能增加財務風險。因此,合理的資本結構是企業融資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