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股權投資在個別報表和合并報表中的處理方式存在差異,主要是由于其會計核算方法和合并范圍的不同。在個別報表中,當企業采用權益法核算被投資方時,必須考慮內部交易的影響以及投資時點的資產評估差異。投資企業需要根據其在被投資企業中的權益比例,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戶的賬面價值。這包括將被投資企業的凈利潤按權益比例反映在投資損益中,并在收到股利時相應減少投資賬面價值。
相比之下,合并報表中,當涉及內部交易時,通常會進行抵消處理,以防止重復計算或遺漏。這種情況下,集團企業不再單獨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而是將其納入合并財務報表的整體視角,直接反映被投資單位的綜合收益和資產負債。因此,合并報表中并不需要單獨考慮內部交易對長期股權投資的影響,而是通過合并過程中的調整來體現。
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方法,如成本法或權益法,取決于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的影響力。小企業通常會根據占有的表決權資本比例或重大影響程度來決定采用哪種方法。當持股比例達到20%或以上且有重大影響時,采用權益法;否則,采用成本法處理。
總之,個別報表與合并報表在長期股權投資處理上的區別主要在于是否需要揭示內部交易的詳細信息,以及如何整合被投資單位的財務數據,以提供全面的財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