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的未來現金流量現值與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兩者都是評估固定資產價值的重要概念,但它們的性質和計算范圍有所不同。
首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關注的是資產的經濟流入,即預計未來若干年內(通常5年以內,但也可根據企業規劃延伸至更長時期)的現金收入,通過采用適當的折現率折算成現值。而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更側重于資產的市場價值,即在考慮出售時,預計資產能賣出的金額,但減去相關的處置費用,如稅費。
時間范圍上,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主要考慮近期的經濟效益,而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則更傾向于對長期市場前景的評估。
在實際應用中,預計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的基礎是基于管理層對經濟狀況的合理估計,以及財務預算或預測數據。預計的現金流量包括資產使用過程中的流入和維持資產運行所需的流出。至于固定資產的確認,企業必須判斷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通常所有權的轉移是一個關鍵因素,但并非唯一標準。
總結來說,未來現金流量現值關注短期的經濟收益,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則聚焦于資產的長期市場價值,兩者在計算和考慮因素上有所側重,共同構成了固定資產價值評估的兩個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