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時,中級職稱和副高職稱的工資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薪酬待遇不同。副高級職稱的崗位通常擁有更高的基本工資,因此在繳納個人養老金和單位提供的養老金時,副高職稱的人員所獲得的數額會高于中級職稱。退休后,這種薪酬差距也會延續,副高職稱的工資通常會高于中級職稱。
其次,稱呼上存在差異。中小學副高職稱教師,相當于大學的副教授或副處級職務,而中級職稱則對應講師或工程師,級別大致相當于科級。由于職稱晉升的名額限制,能晉升到高級職稱的教師數量極其有限,這導致大部分教師無法晉升至高級職稱,因此在福利待遇上也有顯著差別。
例如,兩位具有相同經歷和工作能力的教師甲和乙,由于所在學校的職稱晉升名額不同,甲可能因為學校名額多而晉升高級職稱,而乙則無法晉升。這種情況下,甲的月工資可能比乙高出1000元,長此以往,兩人退休后的收入差距可能高達240,000元。此外,職稱不同還會影響津貼以及提資幅度。
最后,晉升副高職稱的要求相對較高,需要具備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且有長時間的專業工作經歷和中級職稱任職年限。具體條件包括: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工作十年以上并擔任中級職稱五年以上;大學專科畢業,需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十五年以上并擔任中級職稱五年以上;中專或高中畢業,需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二十年以上并擔任中級職稱五年以上。
總的來說,副高職稱在工資、稱呼和福利上都比中級職稱有優勢,且晉升條件相對嚴格,反映了職稱制度在教育資源分配中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