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中的大買單和大賣單頻繁交替出現,這常常引發投資者的好奇。其實,這種情況通常是莊家在實施對倒策略,以此來吸引不明真相的散戶跟風,同時,這也反映了主力在買賣之間維持成本平衡的策略。
主力成本線的形成和變化,是通過觀察成交價與成交量的關系來揭示主力的真實成本區域。這條線上的密集區域,往往對應著主力的持倉成本區。具體來說:
股價上升時,接近或觸及密集區,可能會遇到阻力,因為這可能觸及主力的成本線,導致賣壓增加。
相反,股價下跌時,靠近密集區可能成為支撐點,因為主力不愿意輕易跌破自己的成本線。
一旦支撐和阻力線被突破,其作用會發生轉換,原先的支撐點可能變成壓力,壓力點則可能變成新的支撐。
然而,主力成本線對于判斷整體市場趨勢和判斷頂部區域并不適用。理解主力成本的關鍵在于認識洗盤操作,這是主力在拉升股價前或過程中用來清理浮籌的手段,通過誘騙投資者換手,提高市場整體的持倉成本,降低主力后續拉升的阻力和出貨的難度。
總的來說,大買單后的大賣單,往往揭示了莊家的運作策略和市場動態,而理解主力成本和洗盤手法,對于投資者來說,是解讀市場行為和制定投資策略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