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是國家經濟調控的重要手段,它通過設定一系列的目標來引導金融市場和經濟活動。其中,關鍵的兩個目標分別是操作目標和中介目標。
操作目標,是中央銀行在直接調控金融體系時所關注的指標,它反映了政策實施的直接效果。例如,存款準備金總量和基礎貨幣的管理,以及國債利率的調控,這些都能幫助央行即時評估政策工具的效力,確保政策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中介目標則是貨幣政策傳導路徑中的關鍵環節,中央銀行通過調整這些指標來間接影響最終目標。常見的中介目標包括利率(長期或短期)、貨幣供應量、超額準備金和匯率。這些指標具有高度的可調控性和傳導性,是央行實現穩定物價、充分就業等最終目標的橋梁。
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通常包括五個方面:穩定物價、充分就業、經濟增長、國際收支平衡以及金融穩定。穩定物價意味著控制一般物價水平,避免大幅波動;充分就業則是降低失業率至社會可接受范圍;經濟增長則追求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國際收支平衡要求國家經濟在全球經濟中保持均衡;金融穩定則是確保金融體系的穩健運行。
簡而言之,我國的貨幣政策通過設定操作目標和中介目標,確保實現穩定物價、充分就業等最終目標,以促進經濟的健康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