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人民幣是在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上誕生的。這套貨幣系統于1948年12月1日,由中國人民銀行首次發行,它包含了12種面額的鈔票,總計62種版別,從1元券到50000元券,種類豐富,面額跨度大。設計者包括王益久和沈乃庸等在解放區的杰出人才,他們為新政權的貨幣設計了獨特的風格。
1元券有2種,5元券則有4種,10元券、20元券和50元券各4、7、7種,而100元券至50000元券的數量分別為10、5、4和2種。這套人民幣的發行,是為了應對當時嚴峻的經濟環境。隨著中共在內戰中的優勢地位,以及國民政府貨幣的惡性貶值,統一的人民幣被設計出來,以穩定金融秩序和促進經濟活動的順暢進行。
1955年,隨著第二套人民幣的發行,第一套人民幣于同年3月1日起以1:10000的兌換率逐漸退出流通。這是中國貨幣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標志著舊時代的結束和新時代的啟航。
以上內容摘自百度百科的“第一套人民幣”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