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的導火索是在2008年,這場全球性的金融風暴起源于美國的次貸危機。8月,房利美和房地美這兩家美國房貸巨頭的股價暴跌,導致持有它們債券的金融機構大面積虧損,標志性事件如雷曼兄弟的破產保護、美林被并入美銀以及AIG的困境接踵而至,令全球金融市場震驚。這場危機源于華爾街對金融衍生產品過度依賴和對次貸風險的低估。
次貸危機的根源在于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其中一些貸款采用固定與浮動利率相結合的方式。隨著住房市場降溫和利率上升,許多貸款者難以承受還款壓力,引發了違約潮,進而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危機。2006年春季開始的次貸問題,到了2007年8月,已經擴散到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主要金融市場,其影響力遠遠超出次貸本身,波及整個金融行業。
作為全球經濟的重要引擎,美國的次貸危機幾乎瞬間沖擊了全球金融中心,并對周邊國家造成嚴重影響。美國消費者需求的巨大波動,導致全球許多地區的經濟活動驟減,引發了全球范圍內的經濟恐慌。這場金融危機的影響深遠,顯示了金融市場的復雜性和相互關聯性。(參考資料: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