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能從發電站傳遞到各個用電區域時,傳輸電壓會根據輸送距離的不同而有所調整。一般來說,電力傳輸有明確的電壓等級劃分。對于較短距離的傳輸,如50公里左右,通常采用35千伏或66千伏;在15至20公里的范圍內,常見的電壓有10千伏、12千伏,甚至6300伏。
隨著距離的增加,電壓等級也隨之提升。在100公里左右,電力通常以110千伏的高壓進行輸電;200至300公里的輸送距離,則會選擇220千伏的電壓。更進一步,110千伏至220千伏的線路稱為高壓輸電線路,而330、550和750千伏的線路則屬于超高壓輸電范圍,1000千伏的線路則被定義為特高壓輸電線路。我國已經投入運行的最高交流電壓線路是1000kV(長治-荊門線),而向家壩-上海和錦屏-蘇南的特高壓直流線路則為800kV。
值得注意的是,安全電壓通常低于36伏,低壓電為220V和380V,高壓范圍在10kV至220kV之間。我國電力系統中,60kV電壓等級的存在是歷史遺留,主要集中在東北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