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氣溫低于零下1到2度的冬季施工環境中,答案是肯定的,但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來確保施工的可行性和工程質量。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低于5攝氏度,進入冬季施工階段,建筑材料如混凝土和砂漿中的水分易凍結,可能導致材料脆化,施工難度增大。此時,施工人員需確保在連續5天平均氣溫低于5°C或日最低氣溫低于-3°C時,實施冬季施工策略。
為了防止混凝土早期凍害,養護階段的混凝土溫度需保持在5°C以上,最好提升至10°C以上,這需要在混凝土拌制、運輸、灌筑和搗實時采取保溫措施,防止熱量過快散失。在負溫條件下,可以對水和砂石進行適當加熱,但混合物溫度不能超過40°C,以防止水泥假凝。此外,使用早強劑和防凍劑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冰點,使其能在低溫下硬化。
在制備混凝土時,有時會添加引氣劑,以引入均勻分布的微孔,減緩水凍結對混凝土結構的損害,增強其抗凍性能。然而,引氣劑的使用會增加混凝土的含氣量,可能影響其密實度和強度,因此需合理控制。
總的來說,雖然零下1到2度的氣溫對混凝土施工構成挑戰,但通過科學的施工技術和適當的材料處理,冬季施工是可行的,但需謹慎操作以確保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