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企業出現虧損時,由于應交所得稅為零,企業會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導致所得稅費用為負。正常情況下,利潤表上的所得稅費用是基于盈利的,虧損時自然無需繳納。
特殊情況包括企業獲得當期退稅或者沖銷計算錯誤的稅金,這些都會使所得稅費用出現負數。這時,會計處理涉及調整遞延所得稅負債和資產,例如:
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時,會計分錄為:借記“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貸記“遞延所得稅負債”。
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時,會計分錄為:借記“遞延所得稅資產”,貸記“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是針對我國境內的內資企業和其他組織,包括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聯營企業、股份制企業以及有生產經營所得的其他組織,其征稅對象是企業所得的各種收益,包括銷售、勞務、轉讓、股息等。
總的來說,所得稅費用為負數的情況是企業盈利減少或虧損時的特殊會計處理結果,以及特定退稅或稅金調整的結果,并不意味著企業的整體財務狀況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