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高考模式變革始于2017年。在此之前,實行的是“3+1”模式,即高考總成績由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基礎科目(各150分)和一門選考科目(如物理、化學、生物、政治、地理、歷史中的一門,同樣150分)組成,滿分600分。然而,從2017年起,上海高考模式改為“3+3”,即三門基礎科目保持不變,但另外三門選考科目(每科70分)的選擇更為靈活,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專業傾向以及未來職業規劃自由選擇,滿分提升至660分。
這一改革使得學生有更多元化的選擇,傳統的高考僅考核語文、數學、英語,而等級考與學業考同時進行,加權計入總成績,提供了更為全面的評價體系。在填報志愿時,考生需要注意專業冷熱搭配,避免過度集中于熱門院校和專業,以形成合理的梯度,提高錄取概率。同時,要謹慎考慮高校的補錄計劃和競爭情況,避免被不實信息誤導,確保不因選擇不當錯過錄取機會。
高校錄取過程包括投檔、擬錄取、錄取和退檔四個步驟。投檔是將符合條件的考生檔案發送給院校,擬錄取則是院校初步決定錄取,而最終錄取則意味著正式被院校接收。但因為招生計劃與投檔比例可能不匹配,部分考生可能會被退檔,因此在填志愿時,服從專業調劑也是提高錄取成功率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