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201/wz/18274724852.jpg)
不麻煩。水族和漢族結婚不麻煩的原因有:1、文化差異較小:水族和漢族文化差異較小,語言、風俗習慣等相對容易理解。2、家庭背景相似:水族和漢族家庭背景相似,有相似的家庭觀念和生活方式。3、社會環境支持:目前社會對跨族婚姻的支持度較高,不存在歧視和偏見。水族婚俗保留較濃的傳統色彩,講究明媒正娶。實行“同宗不娶”的族外婚,實行一夫一妻制。過去較盛行姑舅表婚習俗。解放前婚姻的締結,基本上是依父母之命、媒的之言,男女長到十五六歲就訂婚,十七八歲即結婚。自由戀愛的男女雙方要結婚也必須通過明媒正娶的途徑婚娶,否則會被認為不合利規而受到譴責和輕視。青年男女相愛之后,先托人告訴雙方家長。若家長表示愿意,男方才請媒人去女家送禮定親,并擇定吉日,派人抬著豬仔去女家“吃小酒”。正式迎親時,再抬大豬到女家“吃大酒”。酒宴上要唱敬酒歌,女主人每唱一首歌,客人就得干一杯酒,以喝醉來表現主人的盛情。接親與送親男女雙方的家人不參加,除少數地方由新娘的兄弟背新娘送至夫家外,多數是盛裝的新娘打一把故意撕開一條縫的紅紙傘步行在前,接送的伴郎、伴娘及抬著嫁妝的長隊緊隨其后。一般是新娘于中午出娘家門,傍晚六七點鐘進夫家門,吉時不到,不得進門。新郎家的親人在新娘進門要外出回避,新娘進屋后才能回家。新婚之夜,伴娘與新娘同宿,第二天新娘即回門去娘家住。婚期之后,新郎再去請新娘回來,開始夫妻生活。有些新娘第一次回門就長達一兩個月時間,謂之“坐家”,實際上是“不落夫家”婚俗的殘存余音。新娘出嫁的路上,最忌諱打雷變天,因此婚期多在秋冬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