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彈唱的布朗琴主要由琴頭、共鳴箱、琴桿、弦軸、琴馬、琴弦共六部分組成。其音色清脆、悠揚,為布朗族群人民所喜愛。布朗琴用以為布朗民歌進行簡單的伴奏,伴奏主要以“GADE”為固定音,主要用于民歌伴奏,特別是男女對唱情歌時更是必不可少,也可獨奏,目前還沒有作為獨奏樂器登上舞臺。
一、布朗彈唱的布朗琴由幾個部分組成1、布朗彈唱的布朗琴主要由琴頭、共鳴箱、琴桿、弦軸、琴馬、琴弦共六部分組成。
2、布朗琴用以為布朗民歌進行簡單的伴奏,彈唱內容具有生活化、即興創作的特點,主要涉及愛情、生活、勞作、風俗、宗教等等。
3、布朗琴的彈奏方法以彈片彈、撥、搖為主,音色清脆、悠揚,為布朗族群眾所喜愛。內外兩組以四度定弦,伴奏主要以GADE為固定音,主要用于民歌伴奏,特別是男女對唱情歌時更是必不可少,也可獨奏,目前還沒有作為獨奏樂器登上舞臺。
二、布朗琴的演變
1、早前的布朗琴在文獻記載里被稱作燕子琴。通過觀察早前曼芽村和曼夕村的布朗琴,可以發現它形似梨形,主要由琴頭、琴頸、琴身組成。受現代流行文化的影響,曼夕村的布朗琴形制已趨向于吉他,琴頭沒有特別的裝飾,已改為吉他琴頭。琴頭有四個琴軸,傳統為木質琴軸,由但由于木制的松動不好固定琴弦,因此后改為螺鈕琴軸。琴頸原有三弦五品,現今為四弦六品。
2、布朗琴的演奏者們一直沒有接觸過正規的音樂教育,所以布朗琴一直沿承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承,在曲譜整理、彈奏方法教授方面存在著局限性,很多曲調沒有譜稿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