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享受補貼、響應政策,或者是屈服于許久尚未搖中的車牌號,消費者計劃著購買電動汽車,但卻被部分輿論嚇住了腳步。因為網上都盛行一種說法:千萬不要購買電動汽車,買了就是找罪受。??????
??????新能源汽車確實發生過不少事件,讓部分車主不愉快。當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或者廠商的售后服務做得很差,自然就容易被冠于“誰買誰后悔”的帽子。消費者用的不爽,廠商也就別想維護自己的名譽了。這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導致。1、續航里程1充電不方便??????新能源汽車到目前為止,依然沒有繞的過關于電池電量不耐用的問題,這主要是技術方面沒有實質性的突破。各個品牌充電站也沒有廣泛的鋪排,就連一二線城市也都不能夠滿足大多數車主的使用需求,這讓很多車主對愛車充電非常不方便。為了充分利用資源,在2019年12月11日,國內車企小鵬與蔚來已經達成初步協議,雙方可以互相使用對方的充電站進行繳費充電服務,后續可能會有更多的車企參與合作。??????
2電量虛標??????幾乎所有純電動車型的續航里程都出現虛標的現象,里程表上顯示可使用100公里,實際行駛了50公里后,顯示剩余行駛里程就只有30公里了。只有在70km/h左右的勻速工況下,才能大體上符合儀表盤上的顯示數據。如果加上開空調、天氣不好、路段復雜等情況,續航里程的衰減會進一步加劇。特別是在冬季,許多車主反映電池容量下降特別嚴重。??????
2、電池問題1電池衰減??????汽車電池就跟手機電池一樣,前半段時間用的持久,后半段時間會掉電越來越快。電動汽車的電池衰減至原來的80%以下時,就要被強制回收。三元鋰電池經過800-1000次左右的充電循環,磷酸鐵鋰電池經過2000次左右的充電循環,實際情況比官方公布的理想工況更復雜。因此電池大概在10萬公里衰減5%-9%的容量左右,按照每年2萬公里的里程計算,能夠用十幾年的時間。????????????其實消費者在此不用擔心。電動車的衰減問題發展到現在,已經在品質上有了很好的保障,而且正常的燃油車經過15-20年的時間也差不多到達報廢的年限。只是極小部分的車主確實可能因為自身因素或者個別產品的質量問題,出現幾年時間內電池就出現嚴重衰退的情況。這個時候,廠家如果再在售后服務方面墨跡一下,消費者能不生氣和絕望嗎???????
2電池更換??????雖然大部分電池質保期都規定不低于8年或12萬公里,但是即使在質保期產生的故障問題,也可能被4s店說成是非自然因素造成,到最后還是要車主承受昂貴的換電池費用,當然這仍然是部分車主反饋的情況。在質保期內的電池組出現小問題,一般都是更換對應的單獨模塊,不可能給你換整個電池包。??????
??????一般的車型換電池需要幾萬到十幾萬的價格,像特斯拉這種豪華電動車則需要幾十萬。部分廠商推出終身質保的服務,況且就算8年的質保到期車子還是能開好幾年,關于這部分的顧慮在當下完全不需要糾結了。??????
3、二手市場保值率??????截至到目前為止,在國內的純電動車二手市場的保值率還是非常糟糕的,隔年的保值率會掉的非常夸張。特斯拉是國內最保值的電動汽車,蔚來排在之后。首先是特斯拉在配置、用料以及駕駛性能等方面還是當之無愧的行業王者。蔚來能夠在風口浪尖中依然挺立在第二位,除了品質上做到優良外,是因為官方提供專門的二手車渠道,進行免費安裝充電樁以及換電池服務,這種給力的服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身的保值率。??????
??????至于吉利、比亞迪以及榮威等品牌為什么保值率更加低迷,與他們“油車”出身的背景脫不了干系。后面的純電動車型大多都是在燃油車的基礎上進行改裝而已,并非進行完全的電動汽車研究,許多方面與佼佼者還是存在較大差距。??????
4、保養服務??????人們常聽到的電動汽車保養貴,其實這完全是對它的污蔑。確切來看,網上的言論應該指的是電池的更換費用昂貴以及一些電路設備的維修上成本較高。電氣設備的更換確實需要昂貴的費用,前提是這個模塊出現例如線路燒蝕短路等嚴重情況。如果只是代碼程序的混亂,維修還是比較簡單的。??????
??????從各大論壇以及周圍的真實用車群體來看,電動車的故障率不高,并沒有網上個別帶節奏的人說的夸張。相反,保養費用比燃油車少了太多。新能源汽車的小保養主要是常規檢測,價格在100元左右。大保養則需要對制動液、冷卻液以及變速箱油等進行檢查更換,但不是每次都同時更換,平均下來一次也就300元左右。每年2次小保養+1次大保養大概就是500元。??????
5、安全保障??????蔚來、理想都被“自燃”風波弄的焦頭爛額,就連老大哥特斯拉也難逃自燃的魔爪。許多消費者在看到這些事件后,因為本來就對純電動汽車保持懷疑態度,此時更加嚇退了一批持幣觀望的人群。??????不管是哪個品牌的自燃現象,官方都給予了解釋。基本上可以說清與技術設計是無關的,這一點可以給予純電動汽車一些信心。假如存在風險,車企會召回相關車輛。例如力帆汽車決定對2017年12月1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生產的部分力帆650EV300純電動車進行召回。??????
??????其實燃油車的自燃事件比純電動汽車多,但是人們往往注意到想要注意的。對新興事物本身就抱以更嚴苛的態度,自然就會對于這樣的事件更加敏感。不過生命是基于一切的前提保障,不管是燃油車還是電動車,必須在安全性能上嚴格規范設計,這一點的確不能算是消費者的小題大做。??????
??????綜上所述,電動汽車并非那么的不堪。相反,越來越多的城市人群愿意相信這個未來汽車市場的主導者。至于網上甚囂塵上的言論,大伙兒應該理性分析看待。誠然,中國電動車市場的起步較晚,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國內造車新秀們也不容易,頂著巨大的壓力,消耗著大量的資金維持運轉。技術上在努力追趕,優惠福利上也不負于消費者。如果這時候底下的人毫無憑據的散播“新能源汽車誰買誰后悔”的觀點,就是不給自己國家的產品一丁點兒的機會。選擇自由、言論自由,這些都應該在正確的三觀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