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利率為什么高于同期銀行存款利率?
國債利率為什么高于同期銀行存款利率?
長期以來我國國債預期年化利率一直高于銀行同期存款預期年化利率。主要是因為我國銀行的地位特殊,銀行信用背后實際上是國家信用,在風險方面沒有實質性差異。因此我國銀行存款的安全性比之于國債,也絲毫不遜色,那么發行預期年化利率低于銀行存款的國債,又有哪個理性的經濟人會去購買?由于公眾購買國債的錢來自于銀行存款,而私人投資不利,儲蓄無法轉化為投資,政府發債的目的就是利用國債籌集的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以擴大投資。如果由于國債預期年化利率低于銀行存款預期年化利率而無人購買國債,就無法完成銀行存款——國債——基礎建設投資這一轉化過程,達不到政府的目的。
導讀長期以來我國國債預期年化利率一直高于銀行同期存款預期年化利率。主要是因為我國銀行的地位特殊,銀行信用背后實際上是國家信用,在風險方面沒有實質性差異。因此我國銀行存款的安全性比之于國債,也絲毫不遜色,那么發行預期年化利率低于銀行存款的國債,又有哪個理性的經濟人會去購買?由于公眾購買國債的錢來自于銀行存款,而私人投資不利,儲蓄無法轉化為投資,政府發債的目的就是利用國債籌集的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以擴大投資。如果由于國債預期年化利率低于銀行存款預期年化利率而無人購買國債,就無法完成銀行存款——國債——基礎建設投資這一轉化過程,達不到政府的目的。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203/wz/18245702852.jpg)
??????一:國家政策的扶持??????長期以來我國國債預期年化利率一直高于銀行同期存款預期年化利率。主要是因為我國銀行的地位特殊,銀行信用背后實際上是國家信用,在風險方面沒有實質性差異。因此我國銀行存款的安全性比之于國債,也絲毫不遜色,那么發行預期年化利率低于銀行存款的國債,又有哪個理性的經濟人會去購買?由于公眾購買國債的錢來自于銀行存款,而私人投資不利,儲蓄無法轉化為投資,政府發債的目的就是利用國債籌集的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以擴大投資。如果由于國債預期年化利率低于銀行存款預期年化利率而無人購買國債,就無法完成銀行存款——國債——基礎建設投資這一轉化過程,達不到政府的目的。??????另外,我國自開始發行國債至21世紀初,主要是用行政計劃的辦法發行國債和確定國債預期年化利率。尤其是1997年金融危機以后,中國陷入通貨緊縮的困境,為了啟動內需,拉動經濟,政府采取了大量措施,其中就包括發行大量國債,目的是用所籌資金進行投資,刺激消費。所以國債發行過程中帶有行政的強制性,而且流動性很差。購買國債與其說是投資,不如說是為支援國家建設盡義務。在風險等同而強制購買和流通性差的情況下,國債預期年化利率高于銀行存款預期年化利率是必然的。二:國債存取不靈活??????國債(指固定票面預期年化利率憑證式國債,不含浮息式國債)由于不扣利息稅、低風險及較高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特點,每次限額發售都將吸引不少穩健型投資者的關注。??????但是它的期限較長,不能提前支取,如果銀行長期保持預期年化利率穩定可以,但如果遇到加息只能望洋興嘆。存在銀行的錢可以提前支取,可是國債怎么辦?當時買的時候國債看起來利息高,可是現在看來就不劃算了,如果市民買了國債未到期就贖回,按規定,從購買之日起(e.g.在此特列舉08年6月發行的憑證式國債),本期憑證式國債持有不滿半年不計付利息,滿半年不滿1年按0.72%計息,滿1年不滿2年按3.33%計息。而普通存款半年內都有0.72%的活期利息,半年的定期存款稅后預期年化利率為3.591%,1年的定期稅后預期年化利率為3.933%。相比之下,普通存款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高于提前支取的國債。??????國債只能等持有到期,短期債還好辦,要是真買上10年、20年期甚至更長期的國債,還真麻煩了。??????解決對策:??????有兩種國債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一個是浮息式國債,這種國債可以跟隨加息而加息,其預期年化利率確定方案為比銀行一年期定期儲蓄上浮一個數值,這種國債可以規避銀行加息的風險。另外一個是記賬式國債,記賬式國債可以在交易所交易,當儲戶想轉為存款的時候,可以通過交易所賣出記賬式國債,然后存入高利息的新存單,也是一個解決辦法。??????但是遺憾的是,老百姓主要還是購買憑證式國債,到加息的時候就只能吃虧了。三:自身的質量及其風險??????國債投資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雖然不是很高,但沒有壞賬風險,所需人力和設備成本低于貸款。因此,其實際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還是豐厚的。國債平均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一般情況下比同期超額存款準備金預期年化利率多1-2個百分點。與此同時,隨著金融機構持有和交易國債量的增加,中央銀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國債的量也相應增加,意味著央行能夠更多地影響市場資金流量和流向,達到調節市場預期年化利率和貨幣供應量的目的。??????另外,國債建設項目所需配套資金,拓寬了貨幣政策傳導的信貸渠道。國債建設項目往往需要銀行配套資金,對銀行而言,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資金投放的渠道,從而使自身資產質量得到優化。??????僅從這兩點就可以足以讓國債自身的利息高于同期銀行存款。四:利息稅也有風險??????很多人買國債的原因是因為國債不用交利息稅,而銀行存款要交,所以即使國債預期年化利率與銀行持平或者略低于銀行存款預期年化利率,老百姓也愿意買國債,但是這么做也有風險存在。??????買的時候看起來國債更劃算,但是利息稅這個東西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很多人都在聲討利息稅,萬一哪天真的取消了利息稅,那時候國債就又成了老百姓手中的雞肋。所以,國債為了吸引廣大民眾的眼球,必須讓自身的利息高于同期銀行存款,可以避免取消利息稅而導致人們選擇偏向于銀行存款的風險。五:擴大國債市場占有率??????只有當國債資產占金融資產達到相當的比例后,國債預期年化利率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才足夠大,才能成為其它金融資產定價的工具。一方面,國債市場規模的擴大和競爭的充分必然帶來交易成本的下降。另一方面,國債市場規模的擴大,意味著市場各經濟主體即使擁有著巨大的資金量,但同國債市場的容量相比,還是不能取得影響市場的地位。任何一個經濟主體操縱國債市場的企圖難于實現。這樣,國債預期年化利率不至于變化無常,引起金融市場的震動。所以為提高國債的流動性,擴大國債市場占有率,并鞏固國債預期年化利率的基準地位也是國債預期年化利率要比銀行高的一個原因。??????而正式如此,出于預防性動機而將資金存入銀行的公眾是更加偏重資金安全性的,由于國債是“金邊債券”,不僅國債預期年化利率高于銀行存款預期年化利率時他們會購買國債,而且是只要國債預期年化利率略高于銀行存款預期年化利率,他們就會購買。這個龐大的群體也帶給國債一個更廣闊的市場。
國債利率為什么高于同期銀行存款利率?
長期以來我國國債預期年化利率一直高于銀行同期存款預期年化利率。主要是因為我國銀行的地位特殊,銀行信用背后實際上是國家信用,在風險方面沒有實質性差異。因此我國銀行存款的安全性比之于國債,也絲毫不遜色,那么發行預期年化利率低于銀行存款的國債,又有哪個理性的經濟人會去購買?由于公眾購買國債的錢來自于銀行存款,而私人投資不利,儲蓄無法轉化為投資,政府發債的目的就是利用國債籌集的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以擴大投資。如果由于國債預期年化利率低于銀行存款預期年化利率而無人購買國債,就無法完成銀行存款——國債——基礎建設投資這一轉化過程,達不到政府的目的。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