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操作第三方支付便捷、低廉 經記者多方體驗,在業務開通上,支付寶錢包、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工具均可通過手機客戶端直接注冊。填寫手機號、電子郵箱、身份證號等信息即可,操作簡單。但綁定的銀行卡需開通網上支付功能。 銀行的手機銀行功能雖然也能實現手機注冊,但出于安全考慮,手機注冊的用戶只能實現部分功能。如建設銀行手機注冊的用戶只有查詢功能。而要實現轉賬、繳費等全部功能,則需持銀行卡、身份證到柜臺開通。 2、 在支付體驗上,手機銀行均需輸入支付密碼,而支付寶錢包10000萬以內的每日小額支付無需輸入密碼,操作更加簡單。2013年,“雙11”支付寶單日手機支付達到4518萬筆,為前年5倍,占總支付筆數的24%。 3、 在手續費上,手機支付寶錢包向銀行卡轉賬零手續費。而手機銀行轉賬則收取部分費用,但較網點和網上銀行轉賬收費低。如建設銀行官網顯示,使用手機銀行辦理系統內轉賬同城不收費,異地按轉賬金額的0.15%收取,跨行轉賬手續費按交易額的0.3%收取,均是最低1元,最高15元。事實上,雙方在操作和手續費上早有交鋒。去年4月,支付寶針對手機客戶端轉賬至銀行,執行單日免費轉賬5萬元的優惠,且不需輸入收款方開戶行信息,簡化轉賬流程。大多數銀行迅速做出反應,延長手機銀行免費期限。 4、 功能手機銀行更全面 隨著移動支付的井噴式發展,轉賬、手機充值、信用卡還款等功能已成為其“標準配置”,水電煤等生活繳費、彩票認購、理財產品等增值服務也愈加受到用戶的關注。支付寶錢包等第三方支付方式與生活場景的結合更好,如可辦理轉賬匯款、網上購物、余額理財、游戲點卡、打車等業務。手機銀行除了轉賬匯款、繳費、充值、還款等“標準配置”外,圍繞銀行的專業服務,拓展了很多專屬金融服務。如工商銀行手機銀行有理財產品、貴金屬等購買服務,還可進行貸款申請和保險購買。不少銀行還推出了無卡取現等銀行獨有的功能。 5、 安全防范風險各有絕招 支付寶錢包、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在操作上更加簡單便捷,費用較低。而手機銀行的功能則更為全面,且在額度限制、到賬時間上更具優勢。但無論選擇何種方式,安全問題都需格外注意。 移動支付迅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各種安全問題,這也是央行暫停支付寶、微信支付相關業務的重要原因。平衡移動支付安全性與便捷性的矛盾成為服務商面臨的重要課題。 6、 據了解,手機支付寶錢包可開通“支付寶支付密碼+數字證書+手機動態口令”的三重保護服務,確保賬戶安全。微信方面也推出了賬號保護機制和微信賬號緊急凍結通道兩大安全舉措,并與中國人保財險合作,對用戶全額賠付。 手機銀行方面也針對安全問題提供了技術保障。如建設銀行手機銀行具備身份認證、黑名單交易阻斷、賬戶分級控制、超時退出功能,并對交易全程加密。近日,工商銀行推出手機U盾,將銀行系的支付安全邏輯延伸至移動支付領域。 7、 一位國有大行人士表示,在支撐系統安全的計算機運算能力上,互聯網企業與銀行不可同日而語?!巴瑯邮?位賬戶密碼,破譯可能性存在天壤之別,以國有大行計算機的運算能力,普通計算機根本無法破譯?!鄙鲜鋈耸勘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