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203/wz/18247390752.jpg)
作為世界最大的棉花消費大國,我國自產的棉花是遠遠不夠的。我國近幾年棉花的消費量始終能達到750~850萬噸,占據了全球棉花消費量的1/3。但是近幾年其他國家的棉花并沒有達到預期的產量。美國表示由于干旱、颶風等極端天氣的影響,棉花的產量大大降低。1、在我國新疆的棉花產量占據全國的86%。但是在去年,由于農作物玉米的價格上漲和大范圍的降雨影響。許多新疆的土地不再種棉花,而是改為了種玉米。據調查顯示,棉花的種植面積一下子減少了34.9萬畝。我國本土的棉花也不例外,價格也上漲了許多。去年新疆的棉花收購價格為每公斤6.7元。今年就上漲到了每公斤超過10元。2、在我國除了新疆以外,長江中下游以及黃河領域也是棉花的主要產地。那有許多適合棉花生長的土地。那的棉農表示產量好的棉田每畝能達到利潤3300元以上。比往年增長了兩三倍。如果是在30年前頂多每畝能掙個本就不錯了。現如今絕大多數的棉農認為棉花還有增長的趨勢。如果多在家放一天,可能就會多個十幾塊錢。所以對于自己手上的棉花。大部分的棉農不想早早的賣掉,都想要囤積起來等到合適的價格再出售。這就導致市場上棉花的緊缺,價格更是一度上漲。3、截止到2020年,新疆的軋花廠已經有808家。其產能屬于過剩的狀態。相反如今棉花的產量降低,各個工廠之間就會瘋搶棉花。特別根據以往的情況來看,棉花的價格仍在不斷的上升。所以先搶到就是賺到了。畢竟沒有籽棉就沒有辦法生產。如果和合作方違約后果更嚴重。4、在2020年上半年的時候,由于疫情的原因,國門關閉導致很多訂單無法完成。但是后期通過我國對疫情有效的防控,我國的紡織業和服裝產業迅速地恢復。在疫情最開始的時候,印度等一些國家還打著想要取代中國棉花市場的想法。然而事實卻給他們好好的上了一課。他們的想法就此打翻。中國成功實現了“翻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