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法明門論和唯識三十論區別
百法明門論和唯識三十論區別
1、大乘百法明門論,世親造,唐玄奘于貞觀二十二年在長安北闕弘法院譯出。是把瑜伽論六百六十法中最重要的提綱挈領點編成一百法,以一百個法門來造成一部百法明門論。2、唯識三十論頌亦稱高建法幢論,是印度佛教大乘瑜伽行派論書,也是中國佛教法相宗所本主要論書之一。世親著,唐玄奘譯,一卷。此外尚有梵、藏本傳世。3、唯識三十論頌全一卷。世親菩薩造,唐代玄奘譯。又作唯識三十頌、唯識三十論、三十唯識論、高建法幢論。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冊。4、大乘百法明門論,瑜伽宗的傳承,除了釋尊與彌勒菩薩外,主要是無著與世親二菩薩等。
導讀1、大乘百法明門論,世親造,唐玄奘于貞觀二十二年在長安北闕弘法院譯出。是把瑜伽論六百六十法中最重要的提綱挈領點編成一百法,以一百個法門來造成一部百法明門論。2、唯識三十論頌亦稱高建法幢論,是印度佛教大乘瑜伽行派論書,也是中國佛教法相宗所本主要論書之一。世親著,唐玄奘譯,一卷。此外尚有梵、藏本傳世。3、唯識三十論頌全一卷。世親菩薩造,唐代玄奘譯。又作唯識三十頌、唯識三十論、三十唯識論、高建法幢論。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冊。4、大乘百法明門論,瑜伽宗的傳承,除了釋尊與彌勒菩薩外,主要是無著與世親二菩薩等。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203/wz/18241632952.jpg)
百法明門論和唯識三十論區別如下:1、大乘百法明門論,世親造,唐玄奘于貞觀二十二年在長安北闕弘法院譯出。是把瑜伽論六百六十法中最重要的提綱挈領點編成一百法,以一百個法門來造成一部百法明門論。2、唯識三十論頌亦稱高建法幢論,是印度佛教大乘瑜伽行派論書,也是中國佛教法相宗所本主要論書之一。世親著,唐玄奘譯,一卷。此外尚有梵、藏本傳世。3、唯識三十論頌全一卷。世親菩薩造,唐代玄奘譯。又作唯識三十頌、唯識三十論、三十唯識論、高建法幢論。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冊。4、大乘百法明門論,瑜伽宗的傳承,除了釋尊與彌勒菩薩外,主要是無著與世親二菩薩等。
百法明門論和唯識三十論區別
1、大乘百法明門論,世親造,唐玄奘于貞觀二十二年在長安北闕弘法院譯出。是把瑜伽論六百六十法中最重要的提綱挈領點編成一百法,以一百個法門來造成一部百法明門論。2、唯識三十論頌亦稱高建法幢論,是印度佛教大乘瑜伽行派論書,也是中國佛教法相宗所本主要論書之一。世親著,唐玄奘譯,一卷。此外尚有梵、藏本傳世。3、唯識三十論頌全一卷。世親菩薩造,唐代玄奘譯。又作唯識三十頌、唯識三十論、三十唯識論、高建法幢論。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冊。4、大乘百法明門論,瑜伽宗的傳承,除了釋尊與彌勒菩薩外,主要是無著與世親二菩薩等。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