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身向那畔行原文朗讀翻譯如下:
一、原文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風吹斷馬嘶聲,深秋遠塞若為情!一抹晚煙荒戍壘,半竿斜日舊關城。古今幽恨幾時平!
二、翻譯
向著北方邊疆一路前行,凜冽的北風吹散了駿馬的嘶鳴。在遙遠的邊塞,蕭瑟的深秋季節,我該有怎樣的心情。落日時分,一抹晚煙荒涼蕭瑟的營壘上,半竿紅日斜掛在舊時關城,古往今來連綿不止的紛爭與仇恨幾時才能平息。
三、賞析
上片寫景,描繪了深秋遠塞的凄涼景象。詞人“身向云山那畔行”,在遙遠的邊塞,北風吹散了駿馬的嘶鳴,教人聽不真切。這里的“北風”不僅指自然界的寒風,也象征著詞人內心的苦悶與孤獨。這種苦悶情緒通過“深秋遠塞若為情”一句表達得淋漓盡致。
下片抒懷,表達了詞人的思鄉之情和壯志未酬之感。“一抹晚煙荒戍壘,半竿斜日舊關城。”
夕陽西下,一抹余暉灑落在廢棄的營壘上,落日的斜暉映照著破敗的關隘古城,止不住讓人想起古往今來金戈鐵馬的故事。這里的“古今幽恨幾時平!”更是表達了詞人對戰爭的厭惡和對和平的向往。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的寫作手法:
一、運用意象,豐富情感表達納蘭性德的《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中,使用了多個意象,如“云山”、“那畔行”、“北風”、“馬嘶聲”等,這些意象不僅描繪了邊塞的風光,同時也傳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通過這些意象的呈現,讀者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獨、寂寞和憂慮。
二、情景交融,深化意境
納蘭性德的《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不僅描繪了邊塞的風光,也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在詞中,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使情感表達更加含蓄而深刻。
例如,“北風吹斷馬嘶聲”中,通過“北風”這一自然元素,將凄冷、肅殺的氛圍融入到馬嘶聲中,進而傳達出作者內心的感受。這種情景交融的手法使得詞中的意境更加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