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人指的是以模仿真人為目的制造的機器人。
但人型機器人也可以指英語中的Humanoid(擬人機器人),可以大小和真人差很遠也沒有似人的外觀,但有人的四肢和頭等構造。現時仿生人仍然在試制階段,是長期以來科幻和機器人學的一大主題。
仿生人仿真的程度有所不同,有些是可以從外觀上識別,也沒有真人的思想和感情(如Chobits中的人型電腦)。相對的是被稱為生物機器人(Bioroid),是使用一種真人或其它生物的活組織,但以機器為主體的類型,和機械化人有重疊的概念,也是刻意仿冒真人而制造的,但行為不一定似真人。
仿生人的研究進展:
“仿生人”一詞最早誕生于20世紀70年代。當時美國正在流行一部科幻電視劇,在劇中,人們看到了宇航員在一次任務中險些喪命,后來其肢體被人造器官重建。幾十年后,這種科幻場景在雷克斯身上得到了印證。
世界首個有血有肉的仿生人亮相倫敦博物館后,仿生人有血有肉還會說笑話引起了不少人好奇。這位耗資百萬打造的仿生機器人身體框架逐漸與人類靠近,這位名叫雷克斯的仿生人胰腺、肺、脾臟、耳蝸、視網膜等人造器官,甚至還有人工血液循環系統,在外形上也與人類相似,幾乎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
助步機和人造肌腱幫助它直立起來行走,它的胳膊和手掌依靠電池行動自如,視網膜芯片和眼鏡相機的組合幫助它擁有了視力,人工心臟使它產生心跳甚至是呼吸,人造耳蝸讓它擁有聽覺,3D打印技術則賦予了其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