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203/wz/18248205052.jpg)
你好,資本積累的后果是兩極分化,隨著資本的積累,必然會加劇社會的兩極分化,即一極是財富越來越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另一極是大多數人只擁有社會的一小部分。 財富。 資本積累不僅是社會財富兩極分化的重要原因,也是資本主義社會事業的根源。拓展資料:1、從物質形態上看,資本構成是生產資料與勞動力的構成比例,取決于技術水平,稱為資本的技術構成。從價值形式上看,資本構成是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構成比例,是資本的價值構成。資本的技術構成決定的資本價值構成,反映了技術構成的變化,即事物變化所帶來的貨幣變化是一種有機構成。2、資本的有機構成得到改善,即與可變資本相比,可變資本的相對量減少,資本對勞動力的需求相對減少,造成大量工人失業。因此,資本積累引起的失業是由于追求剩余價值而引起的資本有機構成的改善。流動過剩人口主要是指城市和工業中心的臨時失業人員。這些工人有時受雇,有時失業和流動。這是因為一些部門和企業因減產、采用新技術或資金轉移而不得不隨時裁員。同時,其他部門和企業因生產發展需要吸納一些工人。這種流動的剩余人口也體現在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的循環中。在危機階段,失業人口增加,在復蘇高潮階段,大量失業人口被資本吸納。3、潛在剩余人口是指農業剩余人口。資本主義農業的發展使越來越多的個體農民破產。同時,隨著農業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和機器的廣泛使用,對農業勞動力的需求也相對甚至絕對減少。這在農村形成了大量相對過剩的人口。它們不同于城市工業中的流動富余人口。他們通常守衛一小塊土地。他們一年中只有一小部分時間從事農業勞動。4、他們往往處于半失業狀態,生活在赤貧之中。它們是相對過剩人口的一種潛在形式。他們一有機會就涌入城市、礦山、鐵路和建筑工地,從事工作條件差、工資低的工作。這部分過剩人口是資本主義企業廉價勞動力的重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