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足銀和萬足銀根本沒區別。千足銀和萬足銀根本沒區別,各家價格標簽標注的都是足銀,兌換回收價格也是一樣的。這只是商家賺取利潤的噱頭。
今年5月4日國家強制施行《首飾貴金屬純度的規定及命名方法》對金、鉑、鈀、銀純度作出了新的規定,當純度達到990‰時,全部用足金、足鉑、足鈀、足銀來表示。即使是銀含量達到千分之999、萬分之9999的銀飾手鐲,也只能統稱為“足銀手鐲”。一些商家卻暗地宣傳,以同樣產品換取更高的售價。
千足銀和足銀兩者沒有優劣之分。國家金銀及制品質檢中心(長春)的張主任說。最新頒布的《首飾貴金屬純度的規定及命名方法》中并不限制“千足銀”等高含量產品,企業仍可通過自身標準,向消費者明示其產品的貴金屬含量。
但按照國家對貴金屬命名的規定,“千足銀”是國家標準中白銀首飾成色標準的最高純度,而標準中根本沒有“萬足銀”的相關規定。以現有的儀器精密度,即便純度達到99.99%,一般的檢測機構也很難檢測出來。“萬足銀”實際上是鉆了國家標準的空子,不具備實際操作意義。
擴展資料
而專業人士表示,根據貴金屬飾品新的純度規定及命名方法,市售的貴金屬飾品只要純度達到990%,就統稱為“足金”“足銀”,以前“千足金”的叫法已經不再使用。而所謂的“千足銀”和“萬足銀”并沒有太大差別,這只是商家賺取利潤的噱頭。
即使是銀含量達到千分之999、萬分之9999的銀飾手鐲,也只能統稱為“足銀手鐲”。一些商家卻暗地宣傳,以同樣產品換取更高的售價。
業界不看好銀飾投資
白銀的投資屬性越來越弱。一家珠寶首飾店負責人表示,銀料成本占零售價格的比例低,加上銀飾品的魅力與黃金飾品相去甚遠,小件銀飾品的成本主要在于手工費,原料所占比重少。以一款標價400元、20克重的“千足銀”手鐲為例,達到20元/克,而按照9月12日4.07元/克的現貨價,原料只占售價的五分之一。
參考資料:鳳凰網-“萬足銀”究竟是個什么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