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的寫作背景
春望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的寫作背景
1、《春望》:這首詩創作于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春天,當時安史之亂正在進行中,潼關失守后,唐玄宗逃離長安,杜甫為了逃避戰亂,攜家帶口前往鄜州羌村,途中不幸被叛軍俘獲,并帶到長安,盡管個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無時無刻不憂國憂民,于是在757年春天,寫下了《春望》這首詩,表達了他對國家動蕩、人民疾苦的深深憂慮。2、《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創作于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春天,當時持續八年的安史之亂接近尾聲,唐朝軍隊在衡水取得了對安史叛軍的決定性勝利,收復了洛陽和鄭、汴等州,叛軍頭領薛嵩、張忠志等紛紛投降,聽到這個消息后,杜甫正流落在四川,他欣喜若狂,揮筆寫下了這首詩,表達了他對和平的渴望和對國家收復失地的喜悅。
導讀1、《春望》:這首詩創作于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春天,當時安史之亂正在進行中,潼關失守后,唐玄宗逃離長安,杜甫為了逃避戰亂,攜家帶口前往鄜州羌村,途中不幸被叛軍俘獲,并帶到長安,盡管個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無時無刻不憂國憂民,于是在757年春天,寫下了《春望》這首詩,表達了他對國家動蕩、人民疾苦的深深憂慮。2、《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創作于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春天,當時持續八年的安史之亂接近尾聲,唐朝軍隊在衡水取得了對安史叛軍的決定性勝利,收復了洛陽和鄭、汴等州,叛軍頭領薛嵩、張忠志等紛紛投降,聽到這個消息后,杜甫正流落在四川,他欣喜若狂,揮筆寫下了這首詩,表達了他對和平的渴望和對國家收復失地的喜悅。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004/wz/18064524552.jpg)
《春望》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的創作背景分別如下:1、《春望》:這首詩創作于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春天,當時安史之亂正在進行中,潼關失守后,唐玄宗逃離長安,杜甫為了逃避戰亂,攜家帶口前往鄜州羌村,途中不幸被叛軍俘獲,并帶到長安,盡管個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無時無刻不憂國憂民,于是在757年春天,寫下了《春望》這首詩,表達了他對國家動蕩、人民疾苦的深深憂慮。2、《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創作于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春天,當時持續八年的安史之亂接近尾聲,唐朝軍隊在衡水取得了對安史叛軍的決定性勝利,收復了洛陽和鄭、汴等州,叛軍頭領薛嵩、張忠志等紛紛投降,聽到這個消息后,杜甫正流落在四川,他欣喜若狂,揮筆寫下了這首詩,表達了他對和平的渴望和對國家收復失地的喜悅。
春望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的寫作背景
1、《春望》:這首詩創作于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春天,當時安史之亂正在進行中,潼關失守后,唐玄宗逃離長安,杜甫為了逃避戰亂,攜家帶口前往鄜州羌村,途中不幸被叛軍俘獲,并帶到長安,盡管個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無時無刻不憂國憂民,于是在757年春天,寫下了《春望》這首詩,表達了他對國家動蕩、人民疾苦的深深憂慮。2、《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創作于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春天,當時持續八年的安史之亂接近尾聲,唐朝軍隊在衡水取得了對安史叛軍的決定性勝利,收復了洛陽和鄭、汴等州,叛軍頭領薛嵩、張忠志等紛紛投降,聽到這個消息后,杜甫正流落在四川,他欣喜若狂,揮筆寫下了這首詩,表達了他對和平的渴望和對國家收復失地的喜悅。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