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是誰
東坡是誰
1、宋元豐三年,蘇軾因直言朝政,遭貶流放到湖北黃州。因蘇軾居官清廉,到黃州后家境困難,生計無著。為生活所迫,他請老友馬正卿去郡中請得城東坡地五十畝,開始了躬耕種田的生活。蘇軾乃一文士,從小讀書習字,從沒種過地。而且對當地的季節氣候也把握不準。有一年,沒到寒露,他就把麥子早早地種下了,結果不到一個月,麥子長得青呼呼一片。當地以一位老農看到了說:“蘇居士,你這麥子叫旺長,冬季一到麥苗就會凍死的。你要明年有個好收成,必須把牛羊趕到麥地里啃青。”蘇軾聽了老農的話,照著做了,結果避免了麥苗一場凍災。
導讀1、宋元豐三年,蘇軾因直言朝政,遭貶流放到湖北黃州。因蘇軾居官清廉,到黃州后家境困難,生計無著。為生活所迫,他請老友馬正卿去郡中請得城東坡地五十畝,開始了躬耕種田的生活。蘇軾乃一文士,從小讀書習字,從沒種過地。而且對當地的季節氣候也把握不準。有一年,沒到寒露,他就把麥子早早地種下了,結果不到一個月,麥子長得青呼呼一片。當地以一位老農看到了說:“蘇居士,你這麥子叫旺長,冬季一到麥苗就會凍死的。你要明年有個好收成,必須把牛羊趕到麥地里啃青。”蘇軾聽了老農的話,照著做了,結果避免了麥苗一場凍災。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007/wz/18019004152.jpg)
蘇軾。宋朝詩人、大文學家蘇軾,人們都知道他有個聞名中外的外號“蘇東坡”。1、宋元豐三年,蘇軾因直言朝政,遭貶流放到湖北黃州。因蘇軾居官清廉,到黃州后家境困難,生計無著。為生活所迫,他請老友馬正卿去郡中請得城東坡地五十畝,開始了躬耕種田的生活。蘇軾乃一文士,從小讀書習字,從沒種過地。而且對當地的季節氣候也把握不準。有一年,沒到寒露,他就把麥子早早地種下了,結果不到一個月,麥子長得青呼呼一片。當地以一位老農看到了說:“蘇居士,你這麥子叫旺長,冬季一到麥苗就會凍死的。你要明年有個好收成,必須把牛羊趕到麥地里啃青。”蘇軾聽了老農的話,照著做了,結果避免了麥苗一場凍災。2、蘇軾在黃州躬耕三年,向農民學了不少農業上的知識。有一天,他的一頭耕牛患了重病,奄奄一息。正是用牛耕田的季節,他著急得頭上冒汗。這時,一位農婦上前,掰開牛嘴看了看,說“你這頭牛患了痘斑瘡,要用青蒿粥去治。”蘇軾采用了農婦的藥方,牛果然治好了。3、在躬耕中,蘇軾學會了不少農業知識,使他種植的麥稻獲得了好的收成,而且深切體會到了農家的躬作生活,寫下了“平生懶惰今始悔”的自責詩句。他的東坡八首、《東坡》等描寫勞動人民的詩篇,就是在黃州躬耕期間寫下的。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蘇軾自號“東坡居士,人們就叫起了“蘇東坡的大號”。4、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合稱“三蘇”。
東坡是誰
1、宋元豐三年,蘇軾因直言朝政,遭貶流放到湖北黃州。因蘇軾居官清廉,到黃州后家境困難,生計無著。為生活所迫,他請老友馬正卿去郡中請得城東坡地五十畝,開始了躬耕種田的生活。蘇軾乃一文士,從小讀書習字,從沒種過地。而且對當地的季節氣候也把握不準。有一年,沒到寒露,他就把麥子早早地種下了,結果不到一個月,麥子長得青呼呼一片。當地以一位老農看到了說:“蘇居士,你這麥子叫旺長,冬季一到麥苗就會凍死的。你要明年有個好收成,必須把牛羊趕到麥地里啃青。”蘇軾聽了老農的話,照著做了,結果避免了麥苗一場凍災。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