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 kēng ?、 háng
【組詞】
1、吭氣[kēng qì] 吭聲。
例句:我怕老人知道了著急,一直沒敢吭氣。
2、吭哧[kēng chi] 形容某些重濁的聲音。
例句:列車啟動時發出吭哧的聲響。
3、吭聲[kēng shēng] 出聲;說話(多用于否定式)。
例句:任憑她說什么你也別吭聲。
4、龍吭[lóng kēng] 龍的咽喉。
5、伸吭[shēn kēng] 伸長頸項。形容盼望殷切。
1、引吭[yǐn háng] 拉開嗓子。謂高鳴或高聲吟唱。
例句:荊軻出發前,悲壯激昂,引吭高歌。
2、吭咽[háng yān] 咽喉。比喻交通要沖。
3、吭首[háng shǒu] 咽喉與頭。比喻要害之地。
4、吭嗌[háng ài] 咽喉。比喻形勢險要的地方。
5、扼吭[è háng] 氣逆于喉。
6、咔吭[kǎ háng] 謂引吭鳴叫。
擴展資料【成語】
1、引吭高歌?[ yǐn háng gāo gē ] 放開喉嚨高聲歌唱。
出 處:晉·張華注《離經》:“搏則利嘴;嗚則引吭。”
2、引吭高唱?[ yǐn háng gāo chàng ] 吭:嗓子,喉嚨。喉嚨高聲歌唱。
出 處:王蕙玲《人間四月天》第二卷一:“一個叫花子又從后臺我來一根連響棍,邊敲邊唱。志摩也引吭高唱一曲英國民歌。”
3、扼吭拊背?[ è háng fǔ bèi ] 扼:用力掐著;吭:咽喉;拊:拍擊。掐著喉嚨,捺住脊背。比喻控制要害,制敵死命。
出 處:清·魏源《圣武記》第14卷:“如何而形格勢禁,如何而扼吭拊背,愿聞其宜忌,可乎?”
4、引吭高聲?[ yǐn háng gāo shēng ] 引吭:放開嗓子。放開喉嚨,高聲歌唱。亦作“引吭高歌”、“囀喉高歌”。
出 處:倪匡《暗號之二》一:“這就是合該有事了,我由于酒興高,所以一路“引吭高聲”,唱的是“滿江紅”,從“怒發沖冠”開始,進屋之后,剛好唱到“壯志饑餐胡虜肉”。”
5、扼吭奪食?[ è háng duó shí ] 扼:用力掐著;吭:咽喉。扼住喉嚨,奪走吃的東西。比喻使人處于絕境。
出 處:《元史·陳祖仁傳》:“乃欲驅疲民以供大役,廢其耕耨而荒其田畝,何異扼其吭而奪其食,以速其斃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