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的,分手后真的能做好朋友,畢竟你們還是很了解彼此的,同時,也會很感謝認識了彼此。
允許從朋友到愛人,也允許從愛人再到朋友,并能保持一份感恩,這是需要很高人格成熟度的,至少要滿足三個條件:
1、清晰的邊界感。這是基礎,搞明白一段關系中自己和對方的位置,并在這個位置上雙方都是舒適的。既要能夠守住自己的底線,還要能用一種開放式的姿態敞開邊界,邀請對方進入,體驗相依相偎。
2、較高的心智化水平。既能心智化別人,又能夠心智化自己。這需要有人性悲憫的覺察,好理論在制高點都是相通的,人的本性在最深層也是相似的,我們都有著古老的相同的基因。
3、整合了一種基本沖突:獨立與依賴。在獨立中依賴,也能在依賴中獨立,而不是分裂的,要么獨立要么依賴。這在青春期孩子身上表現明顯,他們對父母的依賴和要獨立的傾向并沒整合好,所以就形成了巨大沖突,依賴不行,獨立也不行,二者很難兼容,會形成各類問題。
說到底,成長過程就是不斷整合獨立與依賴的過程,讓它們和平共處:我對你的依賴會讓我自己感覺很好,會覺得自己很值得,同時收回依賴時也能控制得住那份孤獨,自我滿足而不是陷入孤獨出不來。
人在不同階段要完成不同情緒成熟度,之后才可以走向下一個階段。這種能力不在于關系中痛苦至極還要勉強維系。其實越如此越應探索關系的本質,換一種相處方式,而不是故步自封、自我囚禁。
我們不再是我們,愿我們依然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