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計算機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電子計算機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第一代計算機(1940-1956):以真空管為邏輯元件和存儲器件的計算機。這一時期的代表性計算機有ENIAC(電子數值積分計算機)和UNIVAC(通用自動計算機)。第二代計算機(1956-1963):使用晶體管替代了真空管,大大減小了計算機的體積,降低了能耗,提高了運算速度和可靠性。IBM7090和PDP-1是這一時期的典型計算機。第三代計算機(1964-1971):集成電路(IC)技術的出現使得計算機的體積進一步縮小,性能大幅提升。這一時期的計算機開始進入商業領域。第四代計算機(1971至今):微處理器的發明標志著第四代計算機的開始。單個芯片上集成了成千上萬的晶體管,極大地推動了個人電腦(PC)的普及。Intel4004是世界上第一個商用微處理器。
導讀第一代計算機(1940-1956):以真空管為邏輯元件和存儲器件的計算機。這一時期的代表性計算機有ENIAC(電子數值積分計算機)和UNIVAC(通用自動計算機)。第二代計算機(1956-1963):使用晶體管替代了真空管,大大減小了計算機的體積,降低了能耗,提高了運算速度和可靠性。IBM7090和PDP-1是這一時期的典型計算機。第三代計算機(1964-1971):集成電路(IC)技術的出現使得計算機的體積進一步縮小,性能大幅提升。這一時期的計算機開始進入商業領域。第四代計算機(1971至今):微處理器的發明標志著第四代計算機的開始。單個芯片上集成了成千上萬的晶體管,極大地推動了個人電腦(PC)的普及。Intel4004是世界上第一個商用微處理器。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007/wz/18023691052.jpg)
電子計算機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這幾個階段。第一代計算機(1940-1956):以真空管為邏輯元件和存儲器件的計算機。這一時期的代表性計算機有ENIAC(電子數值積分計算機)和UNIVAC(通用自動計算機)。第二代計算機(1956-1963):使用晶體管替代了真空管,大大減小了計算機的體積,降低了能耗,提高了運算速度和可靠性。IBM7090和PDP-1是這一時期的典型計算機。第三代計算機(1964-1971):集成電路(IC)技術的出現使得計算機的體積進一步縮小,性能大幅提升。這一時期的計算機開始進入商業領域。第四代計算機(1971至今):微處理器的發明標志著第四代計算機的開始。單個芯片上集成了成千上萬的晶體管,極大地推動了個人電腦(PC)的普及。Intel4004是世界上第一個商用微處理器。第五代計算機(研究中):預計將基于人工智能(AI)技術,使用并行處理、超級計算機和量子計算等先進技術。截止2024年3月20日,這一代計算機仍處于研究與開發階段。
電子計算機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第一代計算機(1940-1956):以真空管為邏輯元件和存儲器件的計算機。這一時期的代表性計算機有ENIAC(電子數值積分計算機)和UNIVAC(通用自動計算機)。第二代計算機(1956-1963):使用晶體管替代了真空管,大大減小了計算機的體積,降低了能耗,提高了運算速度和可靠性。IBM7090和PDP-1是這一時期的典型計算機。第三代計算機(1964-1971):集成電路(IC)技術的出現使得計算機的體積進一步縮小,性能大幅提升。這一時期的計算機開始進入商業領域。第四代計算機(1971至今):微處理器的發明標志著第四代計算機的開始。單個芯片上集成了成千上萬的晶體管,極大地推動了個人電腦(PC)的普及。Intel4004是世界上第一個商用微處理器。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