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世后的七怎么算
人過世后的七怎么算
燒七之俗南北朝時就已流行。自古以來,燒七成為喪葬禮儀中的一俗,喪家逢七舉行道場功德,為亡者修福,俗信可以超度亡魂,使之免入地獄。其活動頗多,而且有簡易與隆重之分。民間有“守七”的習俗,死者自去世之日起,其家屬每隔7日要設祭1次,直到49天,第七個七日,俗稱“斷七”為止。其中以“頭七”和“六七”(或“五七”)最為隆重。在死者第五個或第六個七日忌日,其家屬請僧侶或道士做法事超度,叫做“六七”,遍請親友前來參祭。死者已出嫁的女兒,于“六七”的前一天晚,置辦三牲、果品前來祭祀,人稱“燒六七羹飯”。這祭桌一直設到“六七”忌日的下午。“斷七”以后,喪禮才告結束。
導讀燒七之俗南北朝時就已流行。自古以來,燒七成為喪葬禮儀中的一俗,喪家逢七舉行道場功德,為亡者修福,俗信可以超度亡魂,使之免入地獄。其活動頗多,而且有簡易與隆重之分。民間有“守七”的習俗,死者自去世之日起,其家屬每隔7日要設祭1次,直到49天,第七個七日,俗稱“斷七”為止。其中以“頭七”和“六七”(或“五七”)最為隆重。在死者第五個或第六個七日忌日,其家屬請僧侶或道士做法事超度,叫做“六七”,遍請親友前來參祭。死者已出嫁的女兒,于“六七”的前一天晚,置辦三牲、果品前來祭祀,人稱“燒六七羹飯”。這祭桌一直設到“六七”忌日的下午。“斷七”以后,喪禮才告結束。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007/wz/18023897452.jpg)
從去世之日起起算,每過七天為一個七,分別為“頭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共計49天。燒七之俗南北朝時就已流行。自古以來,燒七成為喪葬禮儀中的一俗,喪家逢七舉行道場功德,為亡者修福,俗信可以超度亡魂,使之免入地獄。其活動頗多,而且有簡易與隆重之分。民間有“守七”的習俗,死者自去世之日起,其家屬每隔7日要設祭1次,直到49天,第七個七日,俗稱“斷七”為止。其中以“頭七”和“六七”(或“五七”)最為隆重。在死者第五個或第六個七日忌日,其家屬請僧侶或道士做法事超度,叫做“六七”,遍請親友前來參祭。死者已出嫁的女兒,于“六七”的前一天晚,置辦三牲、果品前來祭祀,人稱“燒六七羹飯”。這祭桌一直設到“六七”忌日的下午。“斷七”以后,喪禮才告結束。
人過世后的七怎么算
燒七之俗南北朝時就已流行。自古以來,燒七成為喪葬禮儀中的一俗,喪家逢七舉行道場功德,為亡者修福,俗信可以超度亡魂,使之免入地獄。其活動頗多,而且有簡易與隆重之分。民間有“守七”的習俗,死者自去世之日起,其家屬每隔7日要設祭1次,直到49天,第七個七日,俗稱“斷七”為止。其中以“頭七”和“六七”(或“五七”)最為隆重。在死者第五個或第六個七日忌日,其家屬請僧侶或道士做法事超度,叫做“六七”,遍請親友前來參祭。死者已出嫁的女兒,于“六七”的前一天晚,置辦三牲、果品前來祭祀,人稱“燒六七羹飯”。這祭桌一直設到“六七”忌日的下午。“斷七”以后,喪禮才告結束。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