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甲制和保甲制的區別
里甲制和保甲制的區別
1、建立時期與背景:里甲制主要確立于明朝,作為明朝的基層組織形式,是明朝政府推行黃冊制度的基礎之一,而保甲制起源于宋朝時期,帶有軍事管理的特點,是中國封建王朝時代長期存在的一種社會統治手段。2、制度內容與組織方式:里甲制以十甲為單位,每甲十戶,形成嚴密的基層組織體系,每110戶編為1里,由丁糧最多的10戶擔任里長,其余100戶則為甲首,里長和甲首按照十年一周期的輪換制度輪流應役,負責全里的管理和治安,而保甲制以戶為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與西方的以個人為單位不同,保甲編組以戶為單位,設戶長,十戶為甲,設甲長,十甲為保,設保長,各保在該管區域內按照原有鄉鎮界址編定,強調地域內的統一管理。
導讀1、建立時期與背景:里甲制主要確立于明朝,作為明朝的基層組織形式,是明朝政府推行黃冊制度的基礎之一,而保甲制起源于宋朝時期,帶有軍事管理的特點,是中國封建王朝時代長期存在的一種社會統治手段。2、制度內容與組織方式:里甲制以十甲為單位,每甲十戶,形成嚴密的基層組織體系,每110戶編為1里,由丁糧最多的10戶擔任里長,其余100戶則為甲首,里長和甲首按照十年一周期的輪換制度輪流應役,負責全里的管理和治安,而保甲制以戶為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與西方的以個人為單位不同,保甲編組以戶為單位,設戶長,十戶為甲,設甲長,十甲為保,設保長,各保在該管區域內按照原有鄉鎮界址編定,強調地域內的統一管理。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005/wz/18055424052.jpg)
里甲制和保甲制的區別是建立時期與背景、制度內容與組織方式。1、建立時期與背景:里甲制主要確立于明朝,作為明朝的基層組織形式,是明朝政府推行黃冊制度的基礎之一,而保甲制起源于宋朝時期,帶有軍事管理的特點,是中國封建王朝時代長期存在的一種社會統治手段。2、制度內容與組織方式:里甲制以十甲為單位,每甲十戶,形成嚴密的基層組織體系,每110戶編為1里,由丁糧最多的10戶擔任里長,其余100戶則為甲首,里長和甲首按照十年一周期的輪換制度輪流應役,負責全里的管理和治安,而保甲制以戶為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與西方的以個人為單位不同,保甲編組以戶為單位,設戶長,十戶為甲,設甲長,十甲為保,設保長,各保在該管區域內按照原有鄉鎮界址編定,強調地域內的統一管理。3、里甲制除了基層管理,還強調對戶籍、田畝、人丁等信息的詳細登記造冊,建立完善的戶籍檔案管理制度,里長和甲首不僅負責日常管理,還承擔治安管理的職責,維護基層社會的穩定和安全。
里甲制和保甲制的區別
1、建立時期與背景:里甲制主要確立于明朝,作為明朝的基層組織形式,是明朝政府推行黃冊制度的基礎之一,而保甲制起源于宋朝時期,帶有軍事管理的特點,是中國封建王朝時代長期存在的一種社會統治手段。2、制度內容與組織方式:里甲制以十甲為單位,每甲十戶,形成嚴密的基層組織體系,每110戶編為1里,由丁糧最多的10戶擔任里長,其余100戶則為甲首,里長和甲首按照十年一周期的輪換制度輪流應役,負責全里的管理和治安,而保甲制以戶為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與西方的以個人為單位不同,保甲編組以戶為單位,設戶長,十戶為甲,設甲長,十甲為保,設保長,各保在該管區域內按照原有鄉鎮界址編定,強調地域內的統一管理。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