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年我國要建成制造強國。
哪一年我國要建成制造強國。
根據中國政府網查詢顯示:2025年我國要建成制造強國。《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到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2035年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制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這意味著,到2025年,我國綜合指數接近德國、日本實現工業化時的制造強國水平,基本實現工業化,進入世界制造業強國第二方陣。”工信部部長苗圩說。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既是愿景,更是現實發展的迫切需要。當前,發達國家紛紛制定以重振制造業為核心的再工業化戰略,促使高端制造回流。與此同時,中低收入國家依靠資源、勞動力等優勢,以更低成本承接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的轉移,對我國形成“雙向擠壓”的嚴峻挑戰。“提出制造強國,不是簡單扶持哪個產業,而是強調動員一切可動員力量
導讀根據中國政府網查詢顯示:2025年我國要建成制造強國。《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到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2035年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制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這意味著,到2025年,我國綜合指數接近德國、日本實現工業化時的制造強國水平,基本實現工業化,進入世界制造業強國第二方陣。”工信部部長苗圩說。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既是愿景,更是現實發展的迫切需要。當前,發達國家紛紛制定以重振制造業為核心的再工業化戰略,促使高端制造回流。與此同時,中低收入國家依靠資源、勞動力等優勢,以更低成本承接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的轉移,對我國形成“雙向擠壓”的嚴峻挑戰。“提出制造強國,不是簡單扶持哪個產業,而是強調動員一切可動員力量
根據中國政府網查詢顯示:2025年我國要建成制造強國。《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到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2035年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制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這意味著,到2025年,我國綜合指數接近德國、日本實現工業化時的制造強國水平,基本實現工業化,進入世界制造業強國第二方陣。”工信部部長苗圩說。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既是愿景,更是現實發展的迫切需要。當前,發達國家紛紛制定以重振制造業為核心的再工業化戰略,促使高端制造回流。與此同時,中低收入國家依靠資源、勞動力等優勢,以更低成本承接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的轉移,對我國形成“雙向擠壓”的嚴峻挑戰。“提出制造強國,不是簡單扶持哪個產業,而是強調動員一切可動員力量激發創新,帶動制造業乃至國家競爭力的提升。”工信部規劃司副司長李北光認為,衡量制造業強國的標準包括擁有雄厚的產業規模、優化的產業結構、良好的質量效益和持續的發展能力,而這些的核心是創新。
哪一年我國要建成制造強國。
根據中國政府網查詢顯示:2025年我國要建成制造強國。《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到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2035年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制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這意味著,到2025年,我國綜合指數接近德國、日本實現工業化時的制造強國水平,基本實現工業化,進入世界制造業強國第二方陣。”工信部部長苗圩說。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既是愿景,更是現實發展的迫切需要。當前,發達國家紛紛制定以重振制造業為核心的再工業化戰略,促使高端制造回流。與此同時,中低收入國家依靠資源、勞動力等優勢,以更低成本承接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的轉移,對我國形成“雙向擠壓”的嚴峻挑戰。“提出制造強國,不是簡單扶持哪個產業,而是強調動員一切可動員力量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