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帶回了哪些農作物
張騫帶回了哪些農作物
1、胡瓜:即黃瓜的原名。原產印度,有4000多年的種植歷史。公元前100多年,瓜種由絲綢之路帶回。胡瓜有兩種顏色,黃的和青皮的。公元319年,后趙之石勒是羯族人,避諱改稱胡瓜為黃瓜。2、胡蘿卜:原產于中亞和非洲北部,大約于13世紀時,由小亞細亞傳入我國。漢代從西方引進胡蘿卜后,唐代時又由我國傳入日本。3、胡蔥:胡蔥并不是現在所用的烹飪作料蔥,而是洋蔥,同樣來自胡地。洋蔥在植物學上與大蒜關系密切,有相近的辛辣味,化學結構也相似。4、胡荽:即芫荽,又名香荽、香菜。孫緬的《唐韻》及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均認為是張騫出使西域時從西域得其種以歸,故名。5、胡豆:又叫蠶豆、羅漢豆、佛豆、回回豆,為張騫出使西域所得。
導讀1、胡瓜:即黃瓜的原名。原產印度,有4000多年的種植歷史。公元前100多年,瓜種由絲綢之路帶回。胡瓜有兩種顏色,黃的和青皮的。公元319年,后趙之石勒是羯族人,避諱改稱胡瓜為黃瓜。2、胡蘿卜:原產于中亞和非洲北部,大約于13世紀時,由小亞細亞傳入我國。漢代從西方引進胡蘿卜后,唐代時又由我國傳入日本。3、胡蔥:胡蔥并不是現在所用的烹飪作料蔥,而是洋蔥,同樣來自胡地。洋蔥在植物學上與大蒜關系密切,有相近的辛辣味,化學結構也相似。4、胡荽:即芫荽,又名香荽、香菜。孫緬的《唐韻》及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均認為是張騫出使西域時從西域得其種以歸,故名。5、胡豆:又叫蠶豆、羅漢豆、佛豆、回回豆,為張騫出使西域所得。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005/wz/18053093152.jpg)
胡瓜、胡蘿卜等。1、胡瓜:即黃瓜的原名。原產印度,有4000多年的種植歷史。公元前100多年,瓜種由絲綢之路帶回。胡瓜有兩種顏色,黃的和青皮的。公元319年,后趙之石勒是羯族人,避諱改稱胡瓜為黃瓜。2、胡蘿卜:原產于中亞和非洲北部,大約于13世紀時,由小亞細亞傳入我國。漢代從西方引進胡蘿卜后,唐代時又由我國傳入日本。3、胡蔥:胡蔥并不是現在所用的烹飪作料蔥,而是洋蔥,同樣來自胡地。洋蔥在植物學上與大蒜關系密切,有相近的辛辣味,化學結構也相似。4、胡荽:即芫荽,又名香荽、香菜。孫緬的《唐韻》及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均認為是張騫出使西域時從西域得其種以歸,故名。5、胡豆:又叫蠶豆、羅漢豆、佛豆、回回豆,為張騫出使西域所得。6、菠菜:菠菜,原產波斯,被道教方士稱為“波斯草”,對于當時方士而言,這種蔬菜有一種特殊的用途,說其“服丹石之人食之佳”,他們覺得服丹藥求長生的道士,可以通過吃菠菜來抵消攝入汞化合物帶來的不適感。7、蒜:蒜,古稱葫,又稱葫蒜。分為大蒜、小蒜兩種。中國原產有小蒜,蒜瓣較小,大蒜原產于歐洲南部和中亞,最早在古埃及、古羅馬、古希臘等地中海沿岸國家栽培,漢代由張騫從西域引入中國陜西關中地區,后遍及全國。8、西瓜:西瓜,由西域傳入中國,所以稱之為“西瓜”。據明代科學家徐光啟《農政全書》記載:“西瓜,種出西域,故之名。”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種植西瓜,后來逐漸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傳至北歐,而后南下進入中東、印度等地,后從新疆一帶傳入內地。9、石榴:石榴,別名安石榴,石榴的原產地是古代波斯,古代中國人稱石榴為安石榴,確切地說是“安國和石國的榴”或“安石國的榴”。后來就簡稱為石榴了。10、核桃:核桃,別名胡桃,它與扁桃、腰果、榛子一起,并列為世界四大干果。胡桃原產于伊朗和阿富汗,后經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
張騫帶回了哪些農作物
1、胡瓜:即黃瓜的原名。原產印度,有4000多年的種植歷史。公元前100多年,瓜種由絲綢之路帶回。胡瓜有兩種顏色,黃的和青皮的。公元319年,后趙之石勒是羯族人,避諱改稱胡瓜為黃瓜。2、胡蘿卜:原產于中亞和非洲北部,大約于13世紀時,由小亞細亞傳入我國。漢代從西方引進胡蘿卜后,唐代時又由我國傳入日本。3、胡蔥:胡蔥并不是現在所用的烹飪作料蔥,而是洋蔥,同樣來自胡地。洋蔥在植物學上與大蒜關系密切,有相近的辛辣味,化學結構也相似。4、胡荽:即芫荽,又名香荽、香菜。孫緬的《唐韻》及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均認為是張騫出使西域時從西域得其種以歸,故名。5、胡豆:又叫蠶豆、羅漢豆、佛豆、回回豆,為張騫出使西域所得。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