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和行為不同。晉武帝對王戎和嶠兩人持有不同的態度,主要是因為他們的表現和行為方式不同。1.晉武帝對和嶠的評價是“和嶠雖然禮數周備,但是精神未受傷損”,這表明和嶠在孝道方面做得非常好,但是他的精神并未受到傷害。和嶠是一個非常謹慎、穩重的人,他的行為舉止始終符合禮數,沒有因為悲傷而忽略了自己的身體和精神的健康。因此,晉武帝對他的表現非常滿意,不需要為他擔心。2.對于王戎,晉武帝的態度則完全不同。他被描述為“王戎雖然禮數不到,但是他太過傷心,以至于只剩下皮包骨了”。這說明王戎在孝道方面表現得非常出色,但是由于過于悲傷,他的身體和精神都受到了很大的傷害。晉武帝對王戎的評價是非常負面的,他認為王戎的行為是不可取的,因為過度悲傷會對身體和精神造成很大的傷害,甚至可能導致生命危險。因此,晉武帝對王戎的態度非常嚴厲,對他的健康和安全表示了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