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荷戰爭:海上霸主的換代之戰
英荷戰爭:海上霸主的換代之戰
首先,荷蘭的海上霸權由盛轉衰。18世紀,荷蘭衰敗的原因在于國民失去了愛國心和進取心。荷蘭人更愿意將資本借給英、法等國,獲取穩定的利息收入,而不愿恢復冒險進取的精神。結果,在1780-1784年的第四次英荷戰爭中,荷蘭被英國徹底擊敗,結束了其金融霸權和輝煌的殖民時代。其次,英國光榮革命得以觸發。對英國而言,前三次英荷戰爭的失敗使其金融體制承受巨大壓力,政府面臨破產。這導致查理二世的復辟王朝崩潰,激起了新貴族和商人資產階級的不滿,為1688年的光榮革命埋下了伏筆。三次戰爭的具體過程如下:
導讀首先,荷蘭的海上霸權由盛轉衰。18世紀,荷蘭衰敗的原因在于國民失去了愛國心和進取心。荷蘭人更愿意將資本借給英、法等國,獲取穩定的利息收入,而不愿恢復冒險進取的精神。結果,在1780-1784年的第四次英荷戰爭中,荷蘭被英國徹底擊敗,結束了其金融霸權和輝煌的殖民時代。其次,英國光榮革命得以觸發。對英國而言,前三次英荷戰爭的失敗使其金融體制承受巨大壓力,政府面臨破產。這導致查理二世的復辟王朝崩潰,激起了新貴族和商人資產階級的不滿,為1688年的光榮革命埋下了伏筆。三次戰爭的具體過程如下:
17世紀中期,英國與荷蘭成為歐洲兩大海上強國,為爭奪海洋與貿易,1652年至1674年爆發了三次規模的英荷戰爭。盡管荷蘭海軍多次獲勝,英國最終卻成為了新的海上霸主。這場戰爭對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首先,荷蘭的海上霸權由盛轉衰。18世紀,荷蘭衰敗的原因在于國民失去了愛國心和進取心。荷蘭人更愿意將資本借給英、法等國,獲取穩定的利息收入,而不愿恢復冒險進取的精神。結果,在1780-1784年的第四次英荷戰爭中,荷蘭被英國徹底擊敗,結束了其金融霸權和輝煌的殖民時代。其次,英國光榮革命得以觸發。對英國而言,前三次英荷戰爭的失敗使其金融體制承受巨大壓力,政府面臨破產。這導致查理二世的復辟王朝崩潰,激起了新貴族和商人資產階級的不滿,為1688年的光榮革命埋下了伏筆。三次戰爭的具體過程如下:第一次英荷戰爭:人類最早的海上貿易戰,荷蘭首次品嘗敗果。英國頒布《航海條例》,規定輸入英國的貨物必須由英國船只運輸,嚴重損害了荷蘭商人的利益。荷蘭海軍在艦船防御和火力上處于劣勢,最終被迫承認英國在東印度群島擁有與自己同等的貿易權,并支付27萬英鎊賠款。第二次英荷戰爭:英國海軍遭受奇恥大辱。荷蘭開始建造專業海軍戰艦,而英國由于經費有限,海軍規模迅速下降。英國未能察覺這一點,繼續進攻荷蘭殖民地。盡管在洛斯托夫特海戰中獲勝,但荷蘭海軍在德·勒伊特的率領下成功奇襲泰晤士河,炮轟倫敦,迫使英國簽訂不利和約。第三次英荷戰爭:荷蘭雖勝猶敗。查理二世為報仇,與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聯合進攻荷蘭。荷蘭在陸地上慘敗,但在海上連續四次擊敗英法聯軍。1674年,英國與荷蘭議和,獲得部分殖民地,但需賠償荷蘭20萬英鎊。英國為何能“不勝而勝”?英國海軍在實力上強于荷蘭,但荷蘭海軍將領表現出色,特別是在后兩次戰爭中,英國實際上敗多勝少。英國的不勝而勝在于破壞了荷蘭的海上貿易網絡,切斷了其財政來源,在經濟上戰勝了對手。
英荷戰爭:海上霸主的換代之戰
首先,荷蘭的海上霸權由盛轉衰。18世紀,荷蘭衰敗的原因在于國民失去了愛國心和進取心。荷蘭人更愿意將資本借給英、法等國,獲取穩定的利息收入,而不愿恢復冒險進取的精神。結果,在1780-1784年的第四次英荷戰爭中,荷蘭被英國徹底擊敗,結束了其金融霸權和輝煌的殖民時代。其次,英國光榮革命得以觸發。對英國而言,前三次英荷戰爭的失敗使其金融體制承受巨大壓力,政府面臨破產。這導致查理二世的復辟王朝崩潰,激起了新貴族和商人資產階級的不滿,為1688年的光榮革命埋下了伏筆。三次戰爭的具體過程如下: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