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是十三朝古都。
西安,古稱長安、鎬京,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是舉世聞名的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也是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于1981年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
西安在《史記》中被譽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是中華民族的發祥之地之一,由周文王營建,建成于公元前12世紀,先后有21個王朝和政權建都于此。中國歷史上的四個最鼎盛的朝代周、秦、漢、唐均建都西安。
西安高陵楊官寨遺址發現,將中國城市歷史推進到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同時確定了西安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座城市。西安作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1200多年,先后有21個王朝和政權建都于此,是13朝古都,中國歷史上的四個鼎盛時代周、秦、漢、唐均建都西安。
漢唐時期,西安是中國對外交流的中心,是世界上最早超過百萬人口的國際大都市,唐長安城是中國古代乃至世界史上最大的都城,在其發展的極盛階段,一直充當著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國使節與朝拜者的到來,“西羅馬,東長安”是其在世界歷史地位中的寫照。
西安向世界展現了文明中國擁有的自信、開放、大氣、包容、向上的民族精神,鑄造了炎黃子孫為之自豪的文化高地。
這里蘊含著華夏民族最輝煌的歷史文化瑰寶,凝華著華夏民族的歷史底蘊,華夏文明的傳統文化在此衍生,西安與雅典、羅馬、開羅并稱為世界四大古都,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