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輝綠玢巖的野外描述:新鮮面呈灰黑色,風化后變為灰綠色。巖石展示出斑狀結構和中細粒輝綠結構。基質主要由輝石和斜長石構成,其中斜長石作為斑晶,占比約為5%。斜長石在風化面上呈現出自形的長條形晶體,輝石則以它形粒狀充填于斜長石晶體空隙中。礦物分布均勻,斜長石和輝石各占巖石一半左右。黃鐵礦在地表風化后轉變為褐鐵礦,長石風化為高嶺石。2. 花崗巖的野外描述:新鮮面顯塵讓帆灰黃色滑余,風化面常為黃褐色。巖石呈現中粗粒結構與塊狀構造。主要礦物為鉀長石(占比60%)和石英(占比30%),次要礦物包括角閃石與黑云母(各占10%)。鉀長石雙晶現象不明顯,顏色為灰黃色,它形粒狀。石英為煙灰色,具有油脂光澤,它形粒狀。角閃石呈黑色,粒狀,黑云母在風化后轉變為金黃色,展現出珍珠光澤,呈現出片狀結構,具有極完全解理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