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保險誤工費賠付標準2019
工傷保險誤工費賠付標準2019
2.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的規定,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其原工資福利待遇應保持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但在傷情嚴重或情況特殊的情況下,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期限也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在評定傷殘等級后,將停發原待遇,并按照相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停工留薪期滿后,若工傷職工仍需治療,將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3.工傷誤工費的計算方式根據患者是否有固定收入分為兩種情況。若患者有固定收入,則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但若收入高于醫療事故發生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倍以上,則按照3倍計算。對于無固定收入的患者,則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導讀2.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的規定,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其原工資福利待遇應保持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但在傷情嚴重或情況特殊的情況下,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期限也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在評定傷殘等級后,將停發原待遇,并按照相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停工留薪期滿后,若工傷職工仍需治療,將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3.工傷誤工費的計算方式根據患者是否有固定收入分為兩種情況。若患者有固定收入,則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但若收入高于醫療事故發生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倍以上,則按照3倍計算。對于無固定收入的患者,則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3/wz/18559314452.jpg)
1.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應由用人單位按月支付其原工資。2. 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的規定,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其原工資福利待遇應保持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但在傷情嚴重或情況特殊的情況下,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期限也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在評定傷殘等級后,將停發原待遇,并按照相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停工留薪期滿后,若工傷職工仍需治療,將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3. 工傷誤工費的計算方式根據患者是否有固定收入分為兩種情況。若患者有固定收入,則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但若收入高于醫療事故發生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倍以上,則按照3倍計算。對于無固定收入的患者,則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4. 醫療期誤工費的賠償標準具體如下:固定收入是指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工作的人員本應按期得到的、因醫療事故就醫造成耽誤工作而喪失的合法收入,如工資、獎金、津貼等。通常以單位出具的收入證明和工資表為準,獎金則以患者上年度的單位人均獎金計算,但不得超過獎金稅起征點。需要注意的是,私營企業如個人獨資、合伙企業以及財務不健全的有限公司出具的收入證明,不能單獨作為認定依據,需結合稅務機關的個人所得稅納稅證明等材料進行認定。若受害人無法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5. 無固定收入包括從事農業、林業、牧業、漁業生產的農村村民,以及在醫療事故發生前有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或其他憑證,從事某種勞動且收入能維持正常生活的人員,如承包經營戶、城鄉個體工商戶、臨時工、家庭勞動服務人員等。均按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擴展閱讀:如何選擇保險產品,哪個更適合自己,本文將為您提供詳細的指導,幫助您規避保險購買過程中的常見“陷阱”。
工傷保險誤工費賠付標準2019
2.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的規定,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其原工資福利待遇應保持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但在傷情嚴重或情況特殊的情況下,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期限也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在評定傷殘等級后,將停發原待遇,并按照相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停工留薪期滿后,若工傷職工仍需治療,將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3.工傷誤工費的計算方式根據患者是否有固定收入分為兩種情況。若患者有固定收入,則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但若收入高于醫療事故發生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倍以上,則按照3倍計算。對于無固定收入的患者,則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