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石星經》是中國戰國時期的天文學著作,由齊國的甘德和魏國的石申共同撰寫。這本書是人類歷史上現存最早的天文學專著之一,它記錄了古代中國對天體的觀測和理解。書中詳細描述了金、木、水、火、土五星的運行規律,這些行星在天空中的運動被用于星占學和預測天象。甘德在書中記載了木星的衛星,這是對行星衛星的最早記錄之一,盡管這一發現當時并未被廣泛認可。《甘石星經》中記錄了超過800顆恒星的名字,并對其進行了分類和命名。這一體系對后世的天文學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天體的研究和命名提供了基礎。書中還提到了日食和月食的現象,這是通過對天體的相互掩食進行觀察得出的結論。石申對月食的研究尤為突出,為了紀念他的貢獻,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