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為什么稱豫章故都
南昌為什么稱豫章故都
2.灌嬰,秦末販絹商人,后隨劉邦征戰(zhàn),以勇猛聞名。劉邦稱帝后,灌嬰曾任車騎將軍,封潁陰侯。漢文帝時,他擔任太尉,總領全國軍務。3.灌嬰筑城之說起源于《史記》、《漢書》。《史記·灌嬰傳》記載,漢高祖五年(前202年),灌嬰?yún)⑴c垓下之戰(zhàn),追擊項羽至烏江,項羽自刎,其軍得項羽。之后,灌嬰率軍渡江,攻占吳郡,進而平定吳、豫章、會稽郡。《漢書》記載與之一致。4.南朝劉宋時的江西文人雷次宗首次將灌嬰“定豫章”與“筑豫章城”聯(lián)系起來。他在《豫章古今記》中提到南昌古城時說:“至漢高五年,潁陰侯灌嬰追滅項羽,遂定江南,是年始立為郡,郡城即灌嬰所筑。”他還詳細描述了郡城的規(guī)模和門戶。北魏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也提到:“漢高祖六年,始命灌嬰以為豫章郡治,此即灌嬰所筑也。”。
導讀2.灌嬰,秦末販絹商人,后隨劉邦征戰(zhàn),以勇猛聞名。劉邦稱帝后,灌嬰曾任車騎將軍,封潁陰侯。漢文帝時,他擔任太尉,總領全國軍務。3.灌嬰筑城之說起源于《史記》、《漢書》。《史記·灌嬰傳》記載,漢高祖五年(前202年),灌嬰?yún)⑴c垓下之戰(zhàn),追擊項羽至烏江,項羽自刎,其軍得項羽。之后,灌嬰率軍渡江,攻占吳郡,進而平定吳、豫章、會稽郡。《漢書》記載與之一致。4.南朝劉宋時的江西文人雷次宗首次將灌嬰“定豫章”與“筑豫章城”聯(lián)系起來。他在《豫章古今記》中提到南昌古城時說:“至漢高五年,潁陰侯灌嬰追滅項羽,遂定江南,是年始立為郡,郡城即灌嬰所筑。”他還詳細描述了郡城的規(guī)模和門戶。北魏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也提到:“漢高祖六年,始命灌嬰以為豫章郡治,此即灌嬰所筑也。”。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3/wz/18568302852.jpg)
1. 灌嬰建豫章城,自漢至今,廣為流傳。2. 灌嬰,秦末販絹商人,后隨劉邦征戰(zhàn),以勇猛聞名。劉邦稱帝后,灌嬰曾任車騎將軍,封潁陰侯。漢文帝時,他擔任太尉,總領全國軍務。3. 灌嬰筑城之說起源于《史記》、《漢書》。《史記·灌嬰傳》記載,漢高祖五年(前202年),灌嬰?yún)⑴c垓下之戰(zhàn),追擊項羽至烏江,項羽自刎,其軍得項羽。之后,灌嬰率軍渡江,攻占吳郡,進而平定吳、豫章、會稽郡。《漢書》記載與之一致。4. 南朝劉宋時的江西文人雷次宗首次將灌嬰“定豫章”與“筑豫章城”聯(lián)系起來。他在《豫章古今記》中提到南昌古城時說:“至漢高五年,潁陰侯灌嬰追滅項羽,遂定江南,是年始立為郡,郡城即灌嬰所筑。”他還詳細描述了郡城的規(guī)模和門戶。北魏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也提到:“漢高祖六年,始命灌嬰以為豫章郡治,此即灌嬰所筑也。”5. 據(jù)此說法,灌嬰定豫章后即開始筑南昌城,時間約為公元前202年或前201年。“灌嬰城”、“灌城”之名即源于此,灌嬰也因此被尊為南昌的城隍爺、城隍菩薩。關于“灌城”的具體位置,當代學者宗九奇等人認為應在青山湖區(qū)湖坊鎮(zhèn)黃告差城村附近。6. 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qū)域建制,擁有的第一個名字就是“豫章”。7. 漢高帝初年(約前202年),設立豫章郡(贛江原稱豫章江),郡治南昌,下轄18縣,分布地域與后來的江西省區(qū)大致相當。漢武帝時,江西屬楊州部。8. 王莽的新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將豫章郡易名九江郡。9. 東漢、三國、晉、南北朝,以郡名則為豫章,以郡治所名則為南昌。10.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豫章郡置洪州,治南昌縣。11. 唐至德元年(756年),豫章郡名改稱章郡。12. 唐朝貞觀年間,長江中下游地區(qū)設置江南道,唐玄宗時分為江南東道和江南西道。江南東道演變?yōu)榻窠K安徽兩省,江南西道則以江西之名延續(xù),逐漸取代了“豫章”作為江西地區(qū)的行政名稱。
南昌為什么稱豫章故都
2.灌嬰,秦末販絹商人,后隨劉邦征戰(zhàn),以勇猛聞名。劉邦稱帝后,灌嬰曾任車騎將軍,封潁陰侯。漢文帝時,他擔任太尉,總領全國軍務。3.灌嬰筑城之說起源于《史記》、《漢書》。《史記·灌嬰傳》記載,漢高祖五年(前202年),灌嬰?yún)⑴c垓下之戰(zhàn),追擊項羽至烏江,項羽自刎,其軍得項羽。之后,灌嬰率軍渡江,攻占吳郡,進而平定吳、豫章、會稽郡。《漢書》記載與之一致。4.南朝劉宋時的江西文人雷次宗首次將灌嬰“定豫章”與“筑豫章城”聯(lián)系起來。他在《豫章古今記》中提到南昌古城時說:“至漢高五年,潁陰侯灌嬰追滅項羽,遂定江南,是年始立為郡,郡城即灌嬰所筑。”他還詳細描述了郡城的規(guī)模和門戶。北魏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也提到:“漢高祖六年,始命灌嬰以為豫章郡治,此即灌嬰所筑也。”。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