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博物院十大鎮館之寶
山西博物院十大鎮館之寶
1.鳥類銅尊:此尊高39厘米,長30.5厘米,于山西省曲沃縣與翼城縣交界處出土。它屬于古代祭祀用品中的“六尊六彝”,以鳳鳥為造型,生動逼真,構思巧妙,裝飾華麗,是難得的藝術珍品。2.韓胡福酒瓶:1962年在右玉縣大川村發現,瓶身通體鍍金彩繪,繪制有虎、象、鹿、馬等動物圖案,生動活潑。瓶口沿刻有“益陽銀城胡府銅酒瓶,重120斤,建于和平三年(公元前26年)”。3.獸形銅鑼:1976年在靈石縣胡漏井街村出土,屬于商代酒器。其造型獨特,紋路層次分明,紋飾精致,展現出殷商青銅器的神秘與威猛,既有商代晚期的特色,又融合了北方青銅文化的元素,既是實用工具,也是藝術佳品。
導讀1.鳥類銅尊:此尊高39厘米,長30.5厘米,于山西省曲沃縣與翼城縣交界處出土。它屬于古代祭祀用品中的“六尊六彝”,以鳳鳥為造型,生動逼真,構思巧妙,裝飾華麗,是難得的藝術珍品。2.韓胡福酒瓶:1962年在右玉縣大川村發現,瓶身通體鍍金彩繪,繪制有虎、象、鹿、馬等動物圖案,生動活潑。瓶口沿刻有“益陽銀城胡府銅酒瓶,重120斤,建于和平三年(公元前26年)”。3.獸形銅鑼:1976年在靈石縣胡漏井街村出土,屬于商代酒器。其造型獨特,紋路層次分明,紋飾精致,展現出殷商青銅器的神秘與威猛,既有商代晚期的特色,又融合了北方青銅文化的元素,既是實用工具,也是藝術佳品。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3/wz/18566599852.jpg)
山西省博物館珍藏的十大鎮館之寶包括:1. 鳥類銅尊:此尊高39厘米,長30.5厘米,于山西省曲沃縣與翼城縣交界處出土。它屬于古代祭祀用品中的“六尊六彝”,以鳳鳥為造型,生動逼真,構思巧妙,裝飾華麗,是難得的藝術珍品。2. 韓胡福酒瓶:1962年在右玉縣大川村發現,瓶身通體鍍金彩繪,繪制有虎、象、鹿、馬等動物圖案,生動活潑。瓶口沿刻有“益陽銀城胡府銅酒瓶,重120斤,建于和平三年(公元前26年)”。3. 獸形銅鑼:1976年在靈石縣胡漏井街村出土,屬于商代酒器。其造型獨特,紋路層次分明,紋飾精致,展現出殷商青銅器的神秘與威猛,既有商代晚期的特色,又融合了北方青銅文化的元素,既是實用工具,也是藝術佳品。4. 廟底溝彩繪陶罐:出土于山西省垣曲縣下馬村,新石器時代制品。陶罐高45厘米,直徑35厘米,腹徑43厘米,底高15.6厘米,陶土質地,表面拋光。罐口呈喇叭形,圓唇,短頸,寬肩搭腹,上腹部鼓出,小腹內收,小平底。上腹部繪有黑彩花卉圖案,由圓弧和圓點組成,體積龐大,形狀完整,是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的典型遺物。5. 彩繪煙玉銅燈:1986年于襄汾縣吳行莊出土,屬于漢代金屬器皿。燈具以大雁站立,回首捕魚的造型生動獨特。圓形燈盤附有把手,可以自由轉動。
山西博物院十大鎮館之寶
1.鳥類銅尊:此尊高39厘米,長30.5厘米,于山西省曲沃縣與翼城縣交界處出土。它屬于古代祭祀用品中的“六尊六彝”,以鳳鳥為造型,生動逼真,構思巧妙,裝飾華麗,是難得的藝術珍品。2.韓胡福酒瓶:1962年在右玉縣大川村發現,瓶身通體鍍金彩繪,繪制有虎、象、鹿、馬等動物圖案,生動活潑。瓶口沿刻有“益陽銀城胡府銅酒瓶,重120斤,建于和平三年(公元前26年)”。3.獸形銅鑼:1976年在靈石縣胡漏井街村出土,屬于商代酒器。其造型獨特,紋路層次分明,紋飾精致,展現出殷商青銅器的神秘與威猛,既有商代晚期的特色,又融合了北方青銅文化的元素,既是實用工具,也是藝術佳品。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