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為何從哥倫比亞獨立出去
巴拿馬為何從哥倫比亞獨立出去
盡管巴拿馬地域狹小,但它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特別是位于中美洲最狹窄處的戰略位置,使得建設運河成為可能。自19世紀末起,多個西方國家便有意在此修建一條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運河,以縮短海上運輸距離。美國對這條運河的價值高度重視,因為它能夠顯著縮短美國東西海岸之間的航程。然而,美國也意識到,如果運河控制在哥倫比亞政府手中,它將難以對運河施加影響力,特別是考慮到哥倫比亞在南美洲的地位。因此,美國積極推動巴拿馬獨立,以便能夠更方便地控制運河。
導讀盡管巴拿馬地域狹小,但它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特別是位于中美洲最狹窄處的戰略位置,使得建設運河成為可能。自19世紀末起,多個西方國家便有意在此修建一條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運河,以縮短海上運輸距離。美國對這條運河的價值高度重視,因為它能夠顯著縮短美國東西海岸之間的航程。然而,美國也意識到,如果運河控制在哥倫比亞政府手中,它將難以對運河施加影響力,特別是考慮到哥倫比亞在南美洲的地位。因此,美國積極推動巴拿馬獨立,以便能夠更方便地控制運河。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3/wz/18566386852.jpg)
巴拿馬在19世紀的歷史中,經歷了從西班牙殖民統治中獨立,到成為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的一部分,再到被哥倫比亞吞并的變遷。1821年,巴拿馬通過武裝斗爭成功擺脫西班牙的統治,宣布獨立,并隨即加入了由西蒙·玻利瓦爾創建的大哥倫比亞共和國,成為該聯邦的成員之一。然而,1830年大哥倫比亞共和國解體,巴拿馬被哥倫比亞吞并,淪為一個省份。盡管巴拿馬地域狹小,但它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特別是位于中美洲最狹窄處的戰略位置,使得建設運河成為可能。自19世紀末起,多個西方國家便有意在此修建一條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運河,以縮短海上運輸距離。美國對這條運河的價值高度重視,因為它能夠顯著縮短美國東西海岸之間的航程。然而,美國也意識到,如果運河控制在哥倫比亞政府手中,它將難以對運河施加影響力,特別是考慮到哥倫比亞在南美洲的地位。因此,美國積極推動巴拿馬獨立,以便能夠更方便地控制運河。1903年11月3日,在美國軍隊的直接支持下,巴拿馬發生了一場所謂的“革命”,結果沒有流一滴血地實現了獨立。為了換取美國的軍事保護,新獨立的巴拿馬與美國簽訂了《海-艾蘭條約》,同意將巴拿馬運河的主權讓渡給美國。這標志著巴拿馬運河成為美國的一個特殊領土,美國因此控制了連接兩個洋域的重要航運通道。這一狀況持續了近一個世紀,直到1999年,在美國國際輿論壓力和巴拿馬人民斗爭的雙重影響下,美國才將運河的主權歸還給巴拿馬政府。
巴拿馬為何從哥倫比亞獨立出去
盡管巴拿馬地域狹小,但它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特別是位于中美洲最狹窄處的戰略位置,使得建設運河成為可能。自19世紀末起,多個西方國家便有意在此修建一條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運河,以縮短海上運輸距離。美國對這條運河的價值高度重視,因為它能夠顯著縮短美國東西海岸之間的航程。然而,美國也意識到,如果運河控制在哥倫比亞政府手中,它將難以對運河施加影響力,特別是考慮到哥倫比亞在南美洲的地位。因此,美國積極推動巴拿馬獨立,以便能夠更方便地控制運河。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