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206/wz/18585161252.jpg)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可能會用白酒來擦拭碗筷或清洗傷口,希望達到消毒殺菌的效果。實際上,醫學上用于消毒的酒精濃度通常是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則在65%以下。因此,白酒對碗筷和皮膚并不能起到消毒作用。酒精,學名乙醇,其分子具有強大的滲透力,能夠穿過細菌的細胞膜,進入細菌內部,使細菌所需的蛋白質凝固,從而殺死細菌。實驗證明,75%濃度的酒精消毒能力最強,因此醫用消毒酒精通常是含有75%的純酒精和25%的水的混合物。使用70%酒精濕巾或紙巾擦手,也能殺死非典病毒。因此,不同濃度的酒精有不同的醫學用途。白酒的度數指的是酒精含量,即白酒中酒精的百分比。例如,60°的白酒意味著含有60%的酒精,其余部分幾乎都是水,其他微量成分如高級醇、有機酸、酯類、多元醇、酚類及其他化合物的含量不到2%。我國早期的白酒度數較高,有67°、65°、62°、60°等,2003年湖北推出的“霸王醉”創下了我國白酒紀錄的70°,但其酒精濃度也只有70%,遠低于醫用酒精的75%。近年來,我國白酒逐漸向57°、52°、38°等低度酒發展。雖然白酒不能用于消毒,但在醫療條件較差的農村,白酒有時可以應急使用。例如,可以將酒精含量在40%-50%(40°-50°)的白酒倒入手中,按摩長期臥床患者的背部、腰部和臀部,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預防褥瘡。也可以用酒精含量在25%-50%(25°-50°)的白酒,輕輕擦拭高燒患者的頸部、胸部、腋下、四肢和腳心,幫助退燒。這種方法除了藥物治療外,是最簡單、最有效、最安全的降溫方式。用酒精擦洗患者皮膚,不僅可以擴張皮膚血管,增加散熱,還能通過其揮發性吸收并帶走大量熱量,使患者體溫下降,緩解癥狀。當然,有條件的家庭或患者最好使用醫用酒精,因為白酒只能臨時替代醫用酒精。70%-75%的醫用酒精才是消毒的“正宗貨”,適用于皮膚消毒、醫療器械消毒、碘酒的脫碘等。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