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賴耶識相關(guān)略解
阿賴耶識相關(guān)略解
1.“浩浩三藏不可窮” - 此句表明阿賴耶識,亦稱為藏識,象征著無邊無際的廣大性。它包含了所有法(事物)的種子,并且這些種子是恒久不變的。阿賴耶識如同一個巨大的倉庫,永遠在收藏和保存。2.“淵深七浪境為風” - 阿賴耶識宛如深邃的海洋,而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以及末那識這七種識則如同海上的波浪。這些波浪隨著外界的風吹草動而起伏,形成了識的風暴,兩者相互作用,推動了生死輪回的巨輪。3.“受熏持種根身器” - 阿賴耶識接受來自七識的熏習,即它們在接觸外界事物時的作用,并因此孕育出精神與物質(zhì)世界的種子。當這些種子成熟時,它們轉(zhuǎn)化為生命的基礎,包括六根(根身)和我們所處的物質(zhì)世界(器世間)。
導讀1.“浩浩三藏不可窮” - 此句表明阿賴耶識,亦稱為藏識,象征著無邊無際的廣大性。它包含了所有法(事物)的種子,并且這些種子是恒久不變的。阿賴耶識如同一個巨大的倉庫,永遠在收藏和保存。2.“淵深七浪境為風” - 阿賴耶識宛如深邃的海洋,而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以及末那識這七種識則如同海上的波浪。這些波浪隨著外界的風吹草動而起伏,形成了識的風暴,兩者相互作用,推動了生死輪回的巨輪。3.“受熏持種根身器” - 阿賴耶識接受來自七識的熏習,即它們在接觸外界事物時的作用,并因此孕育出精神與物質(zhì)世界的種子。當這些種子成熟時,它們轉(zhuǎn)化為生命的基礎,包括六根(根身)和我們所處的物質(zhì)世界(器世間)。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206/wz/18587810652.jpg)
在唐玄奘法師所作的《八識規(guī)矩頌》中,對阿賴耶識的內(nèi)涵進行了深刻的闡釋。阿賴耶識由四個部分組成,而在頌文中,阿賴耶識獨立成章,共被闡述了三遍,總計形成了十二篇頌文。接下來是對阿賴耶識頌文的解讀:1. “浩浩三藏不可窮” - 此句表明阿賴耶識,亦稱為藏識,象征著無邊無際的廣大性。它包含了所有法(事物)的種子,并且這些種子是恒久不變的。阿賴耶識如同一個巨大的倉庫,永遠在收藏和保存。2. “淵深七浪境為風” - 阿賴耶識宛如深邃的海洋,而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以及末那識這七種識則如同海上的波浪。這些波浪隨著外界的風吹草動而起伏,形成了識的風暴,兩者相互作用,推動了生死輪回的巨輪。3. “受熏持種根身器” - 阿賴耶識接受來自七識的熏習,即它們在接觸外界事物時的作用,并因此孕育出精神與物質(zhì)世界的種子。當這些種子成熟時,它們轉(zhuǎn)化為生命的基礎,包括六根(根身)和我們所處的物質(zhì)世界(器世間)。4. “去后來先作主公” - 在有情的生死輪回中,阿賴耶識扮演著至關(guān)重要的角色。當生命逝去,阿賴耶識是最后一個退去的,而在新的生命中,它又是最先出現(xiàn)的。在欲界、色界和無色界的輪回中,阿賴耶識始終是主角。阿賴耶識(梵語:alaya),亦稱作阿羅耶識、阿黎耶識、阿剌耶識等。舊譯稱之為無沒識,新譯為藏識,或稱第八識、本識、宅識。在佛教唯識學中,它是八識心王中的第八識。阿賴耶識是本性與妄心的復合體,是一切善與惡種子的寄托之處。不同的佛教宗派對阿賴耶識的理解各有側(cè)重。詳情
阿賴耶識相關(guān)略解
1.“浩浩三藏不可窮” - 此句表明阿賴耶識,亦稱為藏識,象征著無邊無際的廣大性。它包含了所有法(事物)的種子,并且這些種子是恒久不變的。阿賴耶識如同一個巨大的倉庫,永遠在收藏和保存。2.“淵深七浪境為風” - 阿賴耶識宛如深邃的海洋,而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以及末那識這七種識則如同海上的波浪。這些波浪隨著外界的風吹草動而起伏,形成了識的風暴,兩者相互作用,推動了生死輪回的巨輪。3.“受熏持種根身器” - 阿賴耶識接受來自七識的熏習,即它們在接觸外界事物時的作用,并因此孕育出精神與物質(zhì)世界的種子。當這些種子成熟時,它們轉(zhuǎn)化為生命的基礎,包括六根(根身)和我們所處的物質(zhì)世界(器世間)。
為你推薦